李強簽「反外國制裁法」抗美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近日簽署國務院令,正式公布《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外國制裁法〉的規定》,並於3月23日起生效。新規進一步細化2021年通過的《反外國制裁法》,明確反制外國制裁的具體措施,擴大制裁範圍至經貿、文化、旅遊、體育等領域,並強化對外國個人與組織的限制,以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發展利益。

根據新規,中國政府可對參與對華制裁的外國個人、組織及其相關實體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包括凍結資產、禁止入境、撤銷簽證、限制在華投資與商業活動,甚至處以罰款。此外,規定還涉及對教育、科技、法律服務、環保、衛生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易進行限制,並禁止向特定實體提供數據或個人信息。國務院相關部門將負責執行反制措施,擁有調查與磋商權,並可對未遵守規定的企業或個人施加限制,如禁止參與政府採購或國際服務貿易。

新規發布之際,正值中國積極拉攏外資之時。近期,中國高層官員如李強、商務部長王文濤密集會見美國企業領袖,釋放利多訊息,鼓勵更多外資進入中國市場。然而,此次細則的出台,也被視為中國在美中經貿關係中的一項籌碼,為應對外國制裁提供法律依據。

雖然,北京方面並未明確指出該措施針對特定國家,但外界普遍認為,美國是主要對象。尤其是美國總統川普自2月起對中國商品加徵20%關稅,並計劃於4月進一步提高,中國則實施包括對外資企業展開調查、限制稀土出口等多項措施進行反制。隨著中國央視近日推出專題節目強調習近平經濟戰略,並提及中美貿易爭端,顯示北京可能已經擬定「和戰並行」策略,以應對未來的國際經貿變局。【記者 成曉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