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主辦台灣失智症協會承辦之113年度「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成果發表會」,今(19)日邀請中央部會、各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餐與國內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的最新成果,截至113年6月統計顯示,我國失智確診比率已達67.23%,即超過23.3萬名之失智家庭照顧者可得到支持,而社會大眾對失智症正確認識及友善態度達19.6%,約458萬人次,已達成113年失智友善台灣777的階段性目標。
我國自103年始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成為亞洲第2個訂定國家層級政策的國家;為與國際接軌,參酌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之「2017-2025年全球失智症行動計畫」,於106年推動「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2018-2025年)」,透過提升全民教育、降低風險、支持網絡、資源布建、研究與發展等,落實失智症防治與照護。
衛福部自110年起每年舉辦全國失智症行動成果發表會,此次成果發表會邀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分享失智者經濟安全保障成果,透過強化金融制度及金融人員知能,提升失智者的經濟自主,並有效防止財物被不當利用;並由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失智症研究新發展,深入分析我國失智症人口現況。
在探討創新照護模式部分,著重在失智者培力實踐經驗,由天主教中華聖母基金會與台灣失智症協會分享邀請失智者共同參與服務規劃、提供、倡議,以提升服務品質及發揮影響力。由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和台北市政府以整合照護、社會處方箋及居家醫療等服務為例,分享推動多項符合失智者需求的照護模式。此外,新北市、宜蘭縣、台南市及高雄市等地方政府,亦發表各地失智友善行動的成果亮點,包括社區友善網絡建置、預防走失守護網路及失智友善生活圈的推動成效。
我國正面臨人口快速老化的挑戰,面對未來增加的失智照護人口,衛福部持續推動醫療與長照銜接,發展失智精準照護,進一步完善失智症防治與照護體系,構築失智友善台灣 。【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