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雪-7】房間裡的大象 台灣貪腐問題惡名昭彰

國際委員來台審查,能夠幫助台灣人權提升到聯合國標準?為接軌全球反貪腐趨勢與國際法制,台灣舉辦「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第二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於2022年8月30日至9月2日邀請五位國際專家,來台進行實地審查。很不幸地,似乎害怕國際專家聽到台灣人民的心聲,一位太極門代表試圖親自將這封信和證明文件交給與會人員,卻遭到工作人員粗暴阻攔。

然而在2022年9月12日開幕的第51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CAP-LC提交了新的書面聲明,這是提交給理事會關於太極門案的第六份文件,國際學者和人權專家呼籲解決此案。《寒冬》雜誌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表示,眾所周知,台灣不是聯合國的成員。然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有廣泛授權,可以調查世界各地的侵犯人權行為。台灣發生的事情可能是類似的人權疾病的症狀,也會影響其他國家和地區。

房間裡的大象:台灣與貪腐,不完整的審查

《寒冬》雜誌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專題報導「房間裡的大象:台灣與貪腐,不完整的審查」,並發表評論:「專家們審查了台灣對《聯合國反貪腐公約》的遵守情況。雖然他們的報告很有意思,但它忽略了稅收貪腐及其對人權的影響。」

2003年聯合國通過「聯合國反貪腐公約」,這是唯一具有普遍法律約束力的反貪腐文件。台灣在2015年單方面採納聯合國反貪腐公約,並在當年通過了「聯合國反貪腐公約施行法」。

隨後,台灣建立了一個類似其導入兩公約所採用的制度。政府定期公佈有關反貪腐公約執行情況的國家報告,並邀請獨立的國際專家進行審查。

在公開審查結束時,五位專家提出了三項主要建議。首先,台灣應立即通過擬議的《吹哨者保護法》。第二,民營企業內部的貪腐問題也應得到解決,在《公司法》中納入反貪腐條款。第三,私人企業和外國機構的政治捐款應該要透明且受到限制。專家們指出,他們的一些建議已在審查2018年報告時提出,但並未獲得落實。

台灣的貪腐問題惡名昭彰,專家的建議當然很重要。另一方面,人們感覺少了點什麼。近年來,聯合國日益強調貪腐與侵犯人權之間的關連,包括宗教或信仰自由。

回顧2022年2月28日第49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上,具有聯合國經社理事會(ECOSOC)特別諮商地位的非政府組織CAP-LC(爭取個人及組織良心自由協調會),發表一份關於「貪腐作為侵犯人權和宗教自由的工具」的書面聲明。此份聲明提到台灣的太極門案件,CAP-LC強調,「基於政治動機對太極門師父洪道子博士所提起的欺詐和逃漏稅指控,已被台灣最高法院認定為無中生有的控告。如果不是台灣官僚體系內存在大規模貪腐,怎麼能夠不斷開出稅單,繼續騷擾該團體,並非法扣押和沒收他們的財產。」

幾乎所有研究官僚貪腐的學者都注意到,這種貪腐情況很容易在稅務機關內擴散,尤其是那些像台灣一樣,用獎金制度去獎勵那些開出和執行稅單的官員。太極門寫信給這五位專家,不僅是為了自己的案件,也針對台灣國稅局和行政執行署內部的大規模貪腐案件。然而卻遭到工作人員粗暴的阻攔。

Massimo Introvigne強調:專家們忽略了眾所皆知的觀念-「房間裡的大象(事件明顯,卻集體視而不見)」,沒有討論稅務貪腐及其對人權的影響,國際知名的太極門案件已經證實(當然還有其他案件)。儘管如此,還是應該要感謝他們有指出聯合國反貪腐公約尚未在台灣全面落實。只是如果不詳細審查貪腐如何影響人權,包括宗教或信仰自由,這種審查將永遠是不完整的。


一名太極門弟子代表要將信函交給國際審查委員,卻被工作人員阻擋。

太極門案六度提交給聯合國人權理事會

《寒冬》雜誌總編輯Massimo Introvigne專題報導「太極門案再次於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出」,在聯合國機構第 51 屆會議上,國際學者和人權專家提出書面聲明呼籲解決此案。

人權理事會第51屆會議於2022年9月12日開幕,具有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諮詢地位的非政府組織CAP-LC(爭取個人及組織良心自由協調會)提交了新的書面聲明,這是提交給理事會的關於太極門案的第六份文件,並在聯合國網站公佈。

CAP-LC 指出,「在世界各地,宗教少數團體持續遭到各種措施和策略的迫害。被污名化及被貼上《邪教》標籤的團體,在非民主國家與民主國家都成為攻擊目標,特別是歧視性地課稅和沒收財產。」其中提到俄羅斯、巴基斯坦兩個正在進行且令人震驚的案例。

這種扭曲的邏輯也發生在台灣,CAP-LC解釋說,「一個名為《太極門》的心靈修行團體,是1996年鎮壓那些被指控在總統選舉中,不支持執政黨的宗教團體中受害者之一。這是後威權時代對獨立心靈修行團體鎮壓的一部分。」在最高法院於2007年7月13日判決太極門無罪,無欠稅後,稅務騷擾仍繼續。


第51屆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國際學者和人權專家提出書面聲明呼籲解決太極門案。

CAP-LC還提到,在2022年7月13日,即2007年7月13日最高法院判決15週年之際,多位國際知名宗教學者和人權專家簽署了一封致台灣最高當局的公開信,呼籲解決太極門案。

CAP-LC引用了這封信的一些內容。「簽署這封信的人寫道,雖然最高法院最終判決太極門無罪,無欠稅,但國稅局仍繼續發出毫無根據的稅單,與最高法院的判決相牴觸。2020年,根據其中的一張稅單,太極門的修行聖地被拍賣與收歸國有。政府聲稱,沒收是依照法院最終判決,不能修改。然而,法律、公平與人權的一般原則是,明顯不公的判決總是可以被重審的,特別是當出現新的事實與證據時,就像在太極門案中發生的那樣。」

接著提到:「現在是擱置技術問題,並尋求政治解決方案的時候了。」。

CAP-LC總結道,「太極門從未違法,也沒有逃稅。」因此,沒有理由不把修行聖地歸還給太極門。

CAP-LC告訴人權理事會,太極門案「說明了以稅收和沒收財產的手段,作為歧視及迫害宗教與心靈少數團體的可怕後果。這不符合宗教或信仰自由的國際原則。CAP-LC要求所有相關當局停止這些形式的歧視行為。」【記者李英修/報導】

國際相關報導

【Bitter Winter】The Elephant in the Room: Taiwan and Corruption, An Incomplete Review

(2022/09/08)

【Bitter Winter】The Tai Ji Men Case at the UN Human Rights Council—Again(2022/09/22)

系列報導

【六月雪-5】法治危機:官僚貪腐侵蝕台灣的正直

【六月雪-6】人權會轉彎-從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看台灣兩公約的問題

【六月雪-8】禁止國家濫用司法與稅法迫害人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