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社12日引述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研究員翟建青的高溫說明,9日以來,華北東南部、黃淮等地出現高溫,河北、山東、天津等地共有42個國家氣象站達到極端高溫值,86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超過攝氏40度,高溫影響範圍約50萬平方公里、被影響人口約2.9億人。
氣象數據顯示,中國區域高溫天氣首次發生的時間以每10年2.5天的速率在提前。1981年至1990年,每年高溫天氣過程平均最早發生在6月24日,2023年則提前到了5月28日。同時,全中國區域高溫過程累計日數呈顯著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增加4.8天,高溫的平均影響範圍也不斷擴大。
據中國天氣網,鄭州自9日起出現攝氏35度以上的高溫以來,連續高溫日已達4天。倘若6月中旬鄭州高溫不間斷,將追平當地觀測史上最長12天連續高溫紀錄,而且也將是當地觀測史首次出現6月中旬高溫「全勤」,顯見河南各地連日來氣溫一路飆升。
據最新監測顯示,安陽、鶴壁、焦作、開封、洛陽、漯河、南陽、平頂山、濮陽、商丘、新鄉、信陽、許昌、鄭州、周口、駐馬店等河南16個地市72個國家級氣象站監測氣象乾旱達到重旱等級以上,並已持續10天。預計12日至20日,上述區域及周邊的乾旱天氣和乾旱範圍將進一步發展。
新疆吐魯番地表溫度甚至一度高達75度,同時間在火焰山景區,遊客依然撐著遮陽傘、戴著墨鏡在景區內遊覽,還體驗用沙堆烤雞蛋,氣溫持續維持在40度以上的感受,有網友形容「像是有20隻吹風機同時往臉上吹熱風」。
中國《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北方大範圍高溫天氣12日陸續達到本階段巔峰,北方攝氏40度以上強高溫範圍進一步擴大南壓,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多地超過吐魯番成為全國最熱的地方;不少地方地表溫度超過攝氏60度,局部地區甚至超過70度。
中國國家氣候中心服務室副主任李修倉進一步解釋,隨著全球氣候變暖加劇,近年中國高溫天氣出現,炎熱日期提前、發生頻率增加、累計日數增多、影響範圍變廣、綜合強度增強等特點。【記者 李彣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