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總理:電子錢包計畫延後實施

泰國將一項具爭議性、價值143億美元(約新台幣4515億元)的電子錢包計畫推遲至5月以後實施。這對泰國總理賽塔來說是一次挫折,他一直宣揚此政策對提振低迷經濟至關重要。

在今年5月泰國眾議院大選後,為泰黨(Pheu Thai)獲得組閣機會,由為泰黨推出的地產大亨賽塔(Srettha Thavisin)當選總理並兼任財政部長。賽塔上任後多次表示,首要任務是刺激泰國經濟發展,為泰黨在選舉期間提出要讓每個年滿16歲的泰國公民擁有價值1萬泰銖的電子錢包政策,就是由賽塔操刀。

泰國政府希望藉此政策刺激國內消費,減少債務和不平等現象,泰國政府規劃:每個年滿16歲、月收入7萬泰銖以下以及存款未超過50萬的泰國公民將獲得價值1萬泰銖的電子錢包,本來計劃5月開始發送1萬泰銖(約新台幣8900元)的電子錢包給約5000萬公民,財政部官員之前已透露計畫無法如期實施,總理賽塔今天亦坦承計畫雖會延遲,但仍然會上路。

賽塔之前赴瑞士參加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泰國公共電視台(Thai PBS)報導,賽塔今天返回泰國在蘇凡納布機場(Suvarnabhumi Airport )向記者表示,電子錢包計畫會延遲,但不會取消。路透社報導,賽塔說,政府有數據證明這項計畫值得執行,他保證裏頭絕對沒有貪污問題。

但這項計畫遭到許多經濟學家和企業反對,認為政府必須大量舉債因應,可能造成沉重的債務負擔,以目前泰國經濟狀況來看,無需灑大錢刺激國內消費。【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