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1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即日起至12月31日展出,其中主題三、四因展覽檔期和空間的規劃將分別於6月25日及7月23日下檔,以臺灣近現代重要經典藏品為主的兩大主題區持續展出至年底。
國美館表示,展覽由國美館研究人員黃舒屏與賴駿杰擔任策展人,是國美館歷來規模最大的典藏展,一舉展出自1988年開館以來,陸續收藏的200組件典藏作品,並扣合美術館的幾個重要階段和代表性事件,以4個不同時代跨度的主題,從明清書畫、日治時期臺府展經典作品,一直到現代主義在臺灣,最後來到當代藝術勃發的1980-1990年代,乃至於2000年後反映網路、電子媒體發展等多元藝術形式,其中包含難得一見的國寶級珍品,如林玉山的〈蓮池〉(1930),亦有陳澄波〈嘉義遊園地〉等重要古物,以及近期所購藏的重要現當代藝術作品成果。
國美館說明,展覽藉由4個主題展示系列來介紹國美館在每一個年代與臺灣藝術史的重要關聯,各自標示出國美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對於臺灣美術的研究取向、典藏歷史及展覽觀點的發展進程。主題一「臺灣美術的溯源與風格變異」強調臺灣美術的主體性建構,以及美術風格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發展和轉變;主題二「臺灣現代藝術的實驗與創新」主要聚焦國美館現代主義的抽象繪畫藏品,以及60至90年代受到西潮影響下的現代藝術及早期當代藝術藏品;主題三「當代藝術的宣告和議題」則以1999年在美術館所進行的大型藝術行為「引爆臺灣省立美術館」為引,宣告國美館不破不立的時代挑戰,美術館於此時期開始入藏臺灣當代藝術作品;主題四「從生活的呢喃到介入歷史」一方面以2000年作為時間基準,另一方面也試圖對應國美館在典藏歷程中的時代轉進,亦可從所選作品中觀察到藝術家對當代世界的焦慮與批判。【記者 謝采耕整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