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首座大數據中心設杭州 專家憂受中國控制或干預

《華爾街日報》報導,聯合國首座大數據研究中心將落腳在中國杭州,已納入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總共有17項目標,包括健康福祉、和平正義。聯合國認為,大數據技術的地理空間資訊,可幫助我們衡量、監測和管理可持續發展目標,並改善人們生活和保護地球。

此項計劃開始於2019年,由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與聯合國負責經濟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劉振民,於2019年6月在上海會晤,共同簽署「聯合國—國家統計局大數據研究所」諒解備忘錄。意向書內容包括建立研究中心,用以處理來自聯合國各成員國的數據,以及用以彰顯中國驕傲實力的地理衛星監視中心。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2日在聯合國大會宣佈,承諾將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中國將設立「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資訊)知識與創新中心」及「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以促進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實施。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研究員羅塞特(Claudia Rosett)在《華爾街日報》撰文表示,當美國努力限制數據流向北京之時,聯合國要在中國建立一個全球聯合數據中心,這種機構很容易成為中國的全球情報網路。中國在習近平領導下已自全球收集、竊取大量數據,聯合國具有合法性的招牌,將使北京更容易確保來自成員國的數據流,影響聯合國收集此類數據的標準和規範,將結果灌輸進入聯合國體系,並將中國的高科技投射到世界各地。

《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表示,聯合國建全球大數據中心的中國,卻不允許聯合國到中國調查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大流行起因。本來按照國際公共衛生條例,中國作為原發國有責任和義務,讓相關專家到疫情原發地進行考察,可是中國拒絕,國際社會也毫無辦法。旅美法律專家虞平指出,未來大數據中心將會受到中國控制或干預,且中國無法向世界保證大數據中心的隱私權不受侵犯,且不會用這些數據去強化專制體制,為此,中國建聯合國大數據中心是無法取信於全世界的。【記者  張欣然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