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協議脆弱 高加索煙硝再起

外高加索國家亞美尼亞與亞塞拜然爆發激烈武裝衝突,雙方交戰2週後,終於在俄國居中斡旋下初步協議停火,於當地時間10日中午生效,並交換戰俘與陣亡官兵遺體。然而協議才剛生效不到10分鐘,雙方即互控對方違反停火協議。

由俄國外長拉夫羅夫(Sergei Lavrov)主持三方會談,雙亞國家外長在莫斯科進行長達10小時的馬拉松式談判,最後終於同意於10日暫時停止交火,但雙方就爭議區納卡(Nagorno-Karabakh)的問題,始終未有共識。停火協議生效不出幾分鐘,亞塞拜然就指控亞美尼亞仍以飛彈炸毀大城市占賈(GANJA)一棟民宅,造成至少7人死亡,並導致包括兒童在內的33人受傷。

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言人在記者會上否認亞塞拜然的指控,稱對方的說法「絕對是謊言」,並反駁指亞塞拜然軍隊違反停火協議,繼續炮擊納卡人口密集區,包括最大城史提帕納科特,並傳出7次巨大爆炸聲,空襲警報大作,造成2名平民死亡。

納卡當局「阿爾察赫共和國」總統阿魯秋尼揚(Arayik Harutyunyan)表示,亞塞拜然對納卡首府斯捷潘奈克特一整夜砲擊是「藐視在莫斯科達成的協議」,呼籲國際社會承認納卡獨立,還說這不失為是「一種解決戰爭的手段」。納卡地區在2週的戰火中已喪生約300至450多人,並有數千人流離失所。

亞塞拜然外交部長貝拉莫夫(Jeyhun Bayramov)表示,停火原本就是暫時的,「是為了交換陣亡者遺體和戰俘的人道停火,不是徹底停火」,他還說,亞塞拜然「無意放棄」重奪納卡區,土耳其也警告亞美尼亞,「從納卡地區撤回軍隊,停火期間是最後機會」。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前蘇聯成員國,1991年蘇聯解體後,亞美尼亞裔分離主義者從亞塞拜然手中占領納卡,這場1990年代的血腥戰爭導致3萬人死亡。【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