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5

位於南太平洋的法國屬地新喀里多尼亞4日舉行2年來第2場獨立公投,根據完成計票後的結果,選民再度否決脫離法國獨立。
今次是繼2018年後,當地第二次獨立公投,超過18萬名居民合資格投票,投票率高達85.6%。結果顯示有53.3%選擇保持與法國的關係,46.7%支持獨立,反對比率較兩年前輕微下跌。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透過電視發布聲明表示,「選民表達了他們的意見,證實自己希望新喀里多尼亞繼續作為法國的一部分。作為國家元首,我帶著深深的感激之情,對這項信賴(法蘭西)共和國的表現致敬。」之前他曾經表示,如果失去新喀里多尼亞,法國將變得不再如此美麗。
新喀里多尼亞位於澳洲東方約1200公里,距離法國本土約1萬8000公里,在1853年成為法國殖民地,當地卡納克族(Kanaks)原住民爭取獨立,但殖民者後代仍忠於法國,長久以來雙方關係緊張。目前新喀里多尼亞已享有高度自治,但在防禦和教育等議題上仍高度仰賴法國。
卡納克族在1998年與法國簽訂「努美阿協定」(Noumea Accord),法國同意轉移部分自治權,並讓新喀里多尼亞自2018年起舉行3次獨立公投,每次間隔2年。根據協議,如果新喀里多尼亞有最少三分一議員支持,當地仍然可以在兩年後再次舉行公投。【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