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蘇丹696萬人嚴重缺糧

三大聯合國機構今天聯合發出警報:南蘇丹國內嚴重缺乏食物的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準,預計61%的人口將陷入糧食不安全的危機或更嚴重等級。

根據南蘇丹政府今天與糧農組織、兒基會和糧食計畫署共同發佈的糧食安全綜合階段分類(IPC)報告,估計到7月底,將有696萬南蘇丹人陷入重度或更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狀況;預計有2.1萬人可能面臨災難性的食物匱乏狀況,即最嚴重的第5級,而大約182萬人將陷入第4級,另有512萬人將陷入第3級。

延遲降雨和高糧價減少了獲取食物的機會

2018年收成不佳導致糧食庫存創歷史新低,今年青黃不接的時節提前到來,並因季節性降雨的延遲而進一步延長。此外,經濟持續不穩定、前幾年的衝突、相關資產的枯竭和人口流離失所,導致生計遭到破壞,人們獲取食物的能力被削弱。去年收成不佳導致的高糧價,局勢不安全導致的市場混亂,高昂的運輸成本,以及貨幣貶值,也導致陷入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的人口數量居高不下。

兒基會表示,隨著南蘇丹日趨穩定,接近目標援助人群的途徑得到了改善,兒基會在今年前五個月治療了10萬餘名患有嚴重營養不良症的兒童,其中90%以上的兒童正在康復。但很多地區的營養不良狀況仍然十分危急,未來幾個月情況有可能會惡化。 

應對危機

糧農組織正在提供適合當地條件的新種子品種,還展開技術培訓,以減少乾旱和洪水帶來的損失。除了為80萬戶脆弱的農業、漁業和農牧民家庭提供蔬菜和作物種子、農具和捕魚設備外,糧農組織還在展開動物疫苗接種和其他獸醫服務,以支援牲畜飼養者保護自己的生計。

作為援助工作的一部分,糧食計畫署將向510萬人提供各類支援,包括在市場仍正常運作的地區提供救生糧食和現金補助,向從事建設和恢復社區資產工作的人口提供糧食,供應校餐,以及發放用於預防和治療兒童、孕婦或哺乳期婦女營養不良的特殊食品。

在雨季來臨之前,糧食署在60多個地區提前儲備了17.3萬噸糧食,比2018年同期增加6.6萬公噸。提前儲備不僅有助於挽救生命,還可降低運輸成本。

難民署歡迎南蘇丹加入國際公約保護國內難民

南蘇丹本月加入《非洲聯盟保護和援助非洲境內流離失所者公約》成為第28個非盟成員國。該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保護和援助國內難民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區域性文書。

難民署表示,南蘇丹有400多萬人因衝突和暴力而逃離家園,其中約220萬人逃到其他國家淪為難民,還有180萬成為國內難民。鑒於南蘇丹面臨的緊迫的大規模流離失所挑戰,加入《坎帕拉公約》是保護和援助國內流離失所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在全球範圍內,由於武裝衝突、暴力或侵犯人權行為,有4100萬人在本國境內流離失所。【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