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30

連日來的高溫,讓人幾乎快忘了梅雨季節的存在。中央氣象局今(30)日舉行「108年梅雨期展望」記者會,針對今年春季的天氣型態及未來梅雨期的展望提出分析,指出過去台灣春季呈現偏暖趨勢,而未來梅雨季可能發生劇烈對流性天氣,民眾應嚴防豪雨帶來的災害。
氣象預報中心主任呂國臣指出,今年春季(2到4月)台灣呈現高溫、雨量偏少的天氣型態,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春季平均溫度為22.23℃,已打破自1951年以來的高溫紀錄,而在全台各地25個氣象站中,截至28日為止,已有15個站創高溫紀錄,加上去年冬天沒有寒流產生,台灣呈現偏暖的趨勢。
在降雨方面,呂國臣表示,今年春雨平均累積量280.8㎜,相較歷史平均348.08㎜,還是有略為偏少的情況,主要是因為北方系統不強,華南至台灣附近東北季風弱;南邊亞洲大陸及海洋大陸的對流皆偏弱。整體來說,春季台灣的氣溫是極端高溫,而雨量是西部多東部少。
呂國臣進一步分析,根據台灣各地歷年梅雨季雨量資料,北部雨期日期較早,通常在5月上旬,中南部則普遍在5月中下旬。推估今年梅雨季的雨量5月正常偏多、6月正常略少,7月則是乾熱型態。整體說來,估計今年梅雨季溫度偏暖,雨量正常,但降雨有集中趨勢,雨期短,短時強降雨增加。未來5月上旬孟加拉灣氣旋發展,有利於東亞季風的建立,對台灣的影響值得觀察。
此外,氣象局簡任技正伍婉華也表示,明天起溫度將受鋒面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會比較涼一些,高溫約27℃;5月2、3日則會更涼,北部約25℃,是舒適的天氣型態。【記者 陳聲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