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反映貿易戰、歐洲經濟疲軟及英國可能無協議脫歐之衝擊,各機構紛紛認為全球經濟成長面臨下行風險,美中貿易緊張更是超出預測範圍,成為一大風險,全面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稍早在3 個月內 2 度下修2019、2020 年全球 GDP預估值,分別3.5% 及 3.6%,比前次預測再下修 0.2 %及 0.1 %。
美國GDP遠低於3%
IMF 預測美國今明兩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2.5% (仍優於近9年的平均值2.2%)及 1.8%。前美國Fed主席葉倫認為,目前美國得確面臨一些威脅,但仍認為2019年美國最可能出現的結果仍是經濟強勁成長,雖然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可能會遠低於去年3%水準。
現任美國Fed主席鮑威爾上月底表示,Fed升息理由已逐步減弱,並指出,通膨是Fed是否進一步升息的關鍵,而且英國脫歐談判及中國經濟降溫,也相當令Fed憂心。
美國經濟持續發展可從川普總統把企業稅由35%降至21%,為過去70年來最大減稅措施,它促使美企回流、擴大招工,失業率大幅降低,2018年一度降到3.7%。 據經濟學家Kimberly Amadeo預測,今年可再降至3.5%,明年3.6,後年為3.8。相較法國失業率去年為9.1%(青年失業率高達 21%),美國失業率低於4%是何等的佳境。IMF 預測,2018年美國人均GDP達6.2萬美元。
歐元區大幅調降GDP
歐洲方面,IMF 預估2019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6%,較前次預測值下修 0.3 %、2020 年為 1.7%。歐盟執委會本月7日也分別大幅調降歐元區國家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1.3%與1.6%,該數據較去年11月預測1.9%與1.7%,分別再調降0.6%與0.1%,其主因仍為美中貿易情勢及中國經濟成長放緩。
德國的經濟成長預測也由先前1.8%砍到剩下1.1%;法國因黃背心運動經濟成長由去年1.5%下滑至1.3%;義大利經濟成長則只有0.2%。歐盟執委會同時下調歐元區19國通膨預估為1.4%,亦低於歐洲央行1.6%的預測。
英國經濟不確定性加劇
英脫歐已接近3月29日最後期限,卻仍未達成協議;英國央行稍早提出警告,英國脫歐懸而未決已對經濟造成破壞,並持續擴大中,並同步下修英國今年經濟成長率至1.2%,低於3個月前的1.7%,主因是「不確定性加劇」。
澳洲憂樓市大降GDP
澳洲央行將截至2019年6月的GDP增長預測,由3.25%大幅下調至2.5%;並警告,房市、樓價進一步下滑成為「一個重大的不確定因素」,未來可能影響家庭支出及商業投資,還暗示未來降息機率大增,跟全球主要央行一樣收緊貨幣政策。
中國壞消息不斷傳出
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最近壞消息不斷傳出,去年第4季GDP成長率6.4%是十年來最低,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也連2個月跌破50的景氣榮枯分界線,連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稍早前表示,2019 年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加大。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數據,2018 年中國 GDP 為 6.6%(雖然多數國際機構認為該數字不真實)。被視為權威的《美國經濟諮商會》(TCB)稱,2018中國GDP成長僅4.1%。
外界一致認為今年中國經濟下滑將更嚴重,IMF 預測中國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為6.2%,明年更降至6%或以下、大陸國家統計局則預測6.3%、英國牛津經濟研究院(OE)學者Louis Kuijs則預測,倘若川普對所有中國進口產品提高關稅,那麼2019年中國GDP成長率將降至5.8%。
美國總統川普稍早宣稱,與中國間的貿易談判非常順利,目前正處於最佳狀態;但放話,美中若達成協議,美國絕不會實施制裁;反之,若無法達成協議,美方將會祭出制裁。
面對3月1日的「硬期限」,川習會能否在31日拍板最終貿易協定,全球拭目以待。【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