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23

連結香港、澳門與中國廣東省珠海市的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23日上午舉行開通儀式,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到場主持開通典禮。
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全長近50公里,主橋長29.6公里,有4個人工島與1條長約6.7公里的海底隧道。原訂2016年通車,但工程延宕兩年共歷時9年才完工。這一大橋由粵港澳三地共同出資建設,大橋完工後,也是由三地的管理局維護和營運管理,使用壽命估計約120年。
港珠澳大橋被視為粵港澳世界級城市群的重要地標,也是繼三峽工程、青藏鐵路之後,大陸最大的基礎設施超級工程。根據2009年官方資料,該橋總投資額原本預估為726億人民幣,但預算則是一路追加,光是香港出資部分,主橋梁就付出86.7億人民幣(約台幣390億元),這還不包括興建連接道路和跨境設施的另外數十億開銷,如果以香港740萬人口來計算,平均每名香港人負擔了1.4萬人民幣的工程款。
港珠澳大橋開通後,希望可以將原本要4至5小時的行車時間縮短至30分鐘,打造出港珠澳1小時的生活圈,但目前規定中國車牌、香港車牌與澳門車牌的車子都不能上橋,除非同時擁有這3地的車籍才能使用,且自用小客車的通行費高達人民幣150元,還得需要事先申請,另外大陸車輛靠右行,香港車輛靠左行,在交匯處如何規劃才不致釀成車禍等,種種問題導致民眾使用的意願缺缺,甚至還有許多港人唱衰此事,認為該橋雖是世界工程史上的奇跡,但也是世界史上最大的建築垃圾,甚至會成為世界第一級笑話。【記者 成曉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