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小龍蝦 無性繁殖速度快

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俗稱「大理石紋小龍蝦」(marbled crayfish)的淡水小鰲蝦,不僅可以無性繁殖、快速繁殖後代,環境適應能力也是極強,已遍佈歐洲、縱橫多地的淡水生態系統。

據外媒報導,大理石紋螯蝦,一隻一次就能生下數百顆卵,以驚人速度在歐洲、馬達加斯加各地蔓延。10年左右的時間,繁殖面積已相當於一個印第安納州的大小。此不可思議之物種是目前已知唯一可無性繁殖的甲殼動物。2003年時,科學家將其命名「大理石紋小龍蝦」。

德國癌症研究中心(Germa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生物學家利科(Frank Lyko)對「大理石紋小龍蝦」進行了DNA定序後,發現與中南美洲「克氏原蝲蛄」(Procambarus)小龍蝦,有相似之處。利科還發現,大多數動物只有2組染色體,而「大理石紋小龍蝦」擁有3組染色體,解釋了大理石紋螯蝦能夠適應多種不同環境。利科指出,「大理石紋小龍蝦」,不僅可以無性繁殖,還甚麼都吃。由於「大理石紋小龍蝦」已強佔了7種小龍蝦的生存空間,歐洲已禁止「大理石紋小龍蝦」在野外繁殖、釋放。

研究推測,「大理石紋小龍蝦」一方精子或卵子出現異常,非自然結合最終造成突變。長期來看,有性生殖的物種比較具有抗病能力,牠們的基因混合在一起,產生新的組合,增加了發展出抗病力的機會。對於無性生殖動物而言,一旦病原體演化能攻擊單一個體,即能攻擊全體。

「大理石紋小龍蝦」提供科學家一個機會,在其進化的慢鏡頭中,看到腫瘤早期成長的過程。利科發現「大理石紋小龍蝦」擁有相同的性別和基因組。對此獨特的基因結構,進行基因定序,建立人類腫瘤演化之早期階段的模型。研究報告已在「自然生態學與進化」(Nature Ecology & Evolution)期刊中刊出。

過去10年,雖然馬達加斯加當地人已有食用「大理石紋小龍蝦」的習慣,仍無法阻止「大理石紋小龍蝦」的數量躍升。外來種入侵,近年來已是國際上許多國家面臨的環境問題。【記者  鄭昱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