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學生公民素養 世界第二

比利時布魯塞爾7日公布的「2016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計畫」(ICCS2016),中華民國學生公民認知排名高居世界第二。教務部常務次長林騰蛟表示,這反映出台灣公民教育在國際中毫不遜色。

「ICCS 2016」的調查於2016年3月施測,參加的24個國家中以歐洲國家居多,約共有94000名學生參與,我國則有150所國中4436位學生參加調查,測驗出的國際平均值是517分,臺灣學生得分為581分,排名第二,僅次於丹麥,贏過芬蘭、瑞典與南韓,測試分數從2009年的559分增加22分。

調查也發現,我國學生對於族群平權的支持度排名世界第一,性別平權的支持度排名第二,在「使用網路得知國內外新聞」及「在網路或社群媒體貼文或貼圖表達關於政治或社會議題的意見」的比例國際排名第一,參與組織或團體的情形低於國際表現,校內活動只有參與有關學校運作的決策高於國際表現。

但台灣學生在組織信任度方面,對政府、一般民眾、媒體信任度皆低於國際平均值,可是對立法院、法院、政黨的信任度則高於國際平均值。若從國際整體表現來看,女學生的公民認知優於男學生,台灣也相同。 教育部次長林騰蛟表示,教育部正積極推動學生的公民參與,在108年課綱中,已加強學生社會探究與實作,期望改變過去以紙筆測驗的學習模式,來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意願。

「ICCS2016」是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EA)主導,是全球最大的公民素養及公民教育的研究活動,針對全球八年級生的公民素養和參與國家的公民教育現況進行評比,共有24個國家參與。我國在科技部與教育部支持下,2013年申請加入該計畫,由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與評鑑中心教授劉美慧擔任計畫主持人。2009年首次參與ICCS調查工作,獲得第四名,本次是第二次參加。【記者 喬若俞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