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2017財年第4季(7到9月)業績告捷,營收淨利19%,較去年同期升12%,CNBC報導,至第4季底止蘋果帳上現金餘額達到2,689億美元,2日盤後的上漲讓蘋果的市值站上9千億美元整數關卡。而帶動銷售強勁的關鍵是一度出現疲態的3大領域,包括提升iPad銷售、重振大中華業績及挽回開學買氣。
法人表示,第4季iPad出貨優於預期,顯示iPad採用窄邊框及導入iOS AR應用吸引消費者。
蘋果大中華業績過去2年走下坡,第4季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的大中華地區,營收年增12%、季增22%,為98.01億美元,寫下2015年底以來首次成長;日本營收年減11%、季增6%,為38.58 億美元;亞太其他地區營收年增5%、季增3%,為28.12億美元。另外,歐洲營收年增20%、季增22%,為130.09 億美元;美洲營收年增14%、季增13%,為230.99億美元。
此外,蘋果搶攻開學熱潮策略也奏效,去年蘋果在教育市場灰頭土臉,麥金塔電腦 (Mac)銷售衰退,較便宜的筆電Chromebook需求暢旺。根據 FactSet 的調查,分析師原先預期第4季iPad 銷售量將達1千萬台、麥金塔電腦銷售量將達498萬台及iPhone銷售量將達4,600萬支。而財報顯示,iPad銷售量年增11%、季減10%,為1,032.6萬台;麥金塔電腦銷售量年增10%、季增25%,為538.6萬台;iPhone 銷售量年增3%、季增14%,為4,667.7萬支。
蘋果執行長庫克2日表示,第4季營收創下歷年同期新高紀錄、服務項目營業額再度創下單季歷史新高,所有產品類別均繳出年增成績單。蘋果財務長Luca Maestri則指出,蘋果營收年增率已連續4季呈現上揚、最新一季每股盈餘年增幅 24%。
第4季服務項目,包括數位內容與服務、Apple Pay、AppleCare及授權與其他服務,營收年增34%、季增17%,為85.01億美元;包括Apple Watch、Apple TV、iPod Touch、Beats產品及蘋果品牌/第三方廠商配件的其他產品,營收年增36%、增18%,為32.31億美元。macrumors.com報導,庫克2日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第4季穿戴部門營收年增75%,部門整年度的營收相當於一家財富400大(Fortune 400)企業。拜Series3熱賣之賜、Apple Watch銷售量成長率已連續3季達50%。
蘋果預估2018年度第1季營收將介於 840-870 億美元之間 (中間值為 855 億美元、相當於季增 63%);毛利率預估將為38.0-38.5%;營業費用預估為76.5-77.5億美元。而根據Thomson Reuters I/B/E/S調查,分析師原先預期蘋果第1季營收為841.8億美元。
蘋果甫於10月31日創下169.04美元的歷史新高收盤紀錄,第4季財報一出,至少有7家券商上調蘋果目標股價,其中以花旗(Citigroup)將目標價調升至200美元(約新台幣6036元)最多;至少7名華爾街分析師給予的目標股價,將使蘋果市值超越一兆美元(約新台幣30兆元)。而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追蹤的蘋果分析師中,Drexel Hamilton的分析師懷特(Brian White)將蘋果目標股價調高至235美元(約新台幣7092元)最多。【記者 鄭惠慧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