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創條例通過 閒置工業區土地可強制拍賣

立法院3日三讀通過『產業創新條例』部份條例修正草案,以解決產業界「五缺」之一的工業用地閒置問題,明定未來經管理機關認定為閒置的工業區土地,採先罰後賣,若經公告期2年仍未改善,主管機關得對所有人處以公告現值一成以下的罰鍰,並要求所有權人於1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或與主管機關完成協商,否則政府可依照市價賣將土地。

修法承襲產創一脈精神,增加、刪除且修正23個條文,更納入五缺之缺地議題,期許鼓勵地主自發的去活絡運用土地,更透過租稅優惠來鼓勵優質廠商為產業轉型升級。產創三讀四大重點,包括一、閒置工業土地的先罰後賣;二、天使投資人租稅優惠個人綜所稅可抵減新台幣300萬;三、國營事業應投入預算從事創新研究;四、技術入股、學術機構創作技轉股,以及額度500萬以內的員工獎酬股票,待移轉時才課稅。

時代力量於昨日三讀前亦召開記者會表示,2016年提供企業的租稅抵減有112億,但是過去三年受補助對象在食安、工安、環保方面有嚴重缺失,明明有追回抵減稅額的機制卻未見履行,黃國昌表示這些資訊都應該公開透明全民一起來監督,而非一味拿納稅人的錢去保障某些有缺失的企業,對台灣產業經濟的發展才會是積極有效益的。

這次的修改對於投資環境的改善相信是有幫助的,若能有中長期且更完善的計畫來輔導企業轉型,相信在活絡經濟同時,不同面向所遭遇的困境都能有嶄新的解決之道。百姓能夠安居樂業、國家才是真的進步。【記者 陳亦真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