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02

國軍為解決「軍官荒」,國防部規劃凡擔任上士士官滿2年,經主官推薦後受訓10週,即可回原單位擔任少尉軍官。但這項政策令軍中一片譁然,批評高層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且遭質疑兵科教育訓期過短,素質恐堪憂。國防部2日表示,現役士官不論兵科訓練、備戰與實務經驗都足以勝任。
過去陸軍士官要轉任軍官,必須考取陸軍官校,接受為期至少2年的軍官教育,方能晉階少尉;為解決國軍少尉軍官不足的問題,國防部規劃取消就讀官校的傳統模式,凡年滿20∼35歲的大專以上學歷、在營服役的士官,近3年考績甲等,且未被記過處分等品德問題,經主官舉薦後受訓10周,即可回原作戰區擔任少尉排長一職。
根據國防部日前統計,中、少尉編制人數為8771人,目前僅有4762人,編現比54%,即使加上今年畢業的官校生也無法補足人力需求,且每年官校的入伍生也減少,因此國防部才決定用「以士補官」的措施,以彌補基層軍官人數不足的問題。
前立委、國防管理學院前院長帥化民認為,過去只有在戰場上立戰功的士官才能直接升少尉軍官,直批國防部這種做法是「濫竽充數」,擔憂國軍未來如何應戰。立委陳學聖抨擊此舉是「便宜行事、破壞體制」,士官與軍官的官等、任務都不同,要進入軍官學校須透過考試,並接受完整的軍官養成教育。
對此,國防部2日表示,社會青年報考專業軍官及一般士官轉任跨兵科軍官,因報考之兵科專長不盡相符,所以專長訓練課程須維持32週以上;但現役士官已完成兵科訓練,並具備該兵科專長,同時具備戰備演訓及基地實務經驗,無須再重複施訓,在接受10週的軍官通識教育及管理課程結訓後,於作戰區實施1個月在職訓練,即可分發原屬兵科專長服務,更能熟悉部隊任務特性、環境與領導。【記者 蔡青芸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