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門弟子透過音樂、舞蹈在紐約展開搶救良心快閃行動,右一為王博仁。
八歲的麗安(右)跟著太極門師兄姊一起推動良心時代運動。
「人人都是良心的領袖」,每個人手中都握有啟動和平能量的鑰匙。在各自崗位上,說良心話、做良心事,發揮善的影響力。響應「良心永續生活營」分享與交流良心故事,特別報導在教育、環保、醫界的良心故事,透過日常實踐,獲得圓滿幸福的人生,自助助人,形成善的能量圈,如洪道子博士所說:「人人有良心,天下皆太平;人人有快樂,家家皆幸福。」
良心傳家風 心肝好人生就會好
「心肝好,想好的,人生就會好!」王博仁談到阿媽的叮嚀,「要認真聽師父的話,平安就好啊!」阿媽陳葉再妹命運坎坷,從童養媳、再被轉賣為養女,自怨自艾大半生。直到九十歲那年進入太極門練氣功,生命開始走花路,像孩子般快樂學習,還首度到總統府參加揮毫祈福。有時,兒孫們故意逗阿媽,提及以往的辛苦。阿媽都說:「忘記了!」
一家四代在太極門練功,全家和樂融融。儘管阿媽在104歲高齡仙逝,良心傳家風成為生活日常,王博仁夫妻還熱心推動良心時代運動。
出生於單親家庭的王博仁,一心急於賺錢。他很早就展現音樂天賦,大學四度考上亞洲青年管絃樂團(AYO),獲選進入美國白宮及聯合國演出。他忙於兼職,大學就達到年薪百萬,卻遇上一場嚴重的車禍。「左手掌全部磨到焦黑,什麼生命線、事業線、姻緣線全都沒了。」回憶當時心裡充滿恐懼,生怕受傷的後遺症影響到演奏。他在同學推薦下進入太極門,「那是我人生谷底翻升的契機。」不只重獲健康,還擁有快樂溫馨的神氣大家庭。
2014年洪道子博士倡導良心時代運動,王博仁跟太極門師兄姊組成「良心時代快閃團」,5天跑遍紐約42個著名景點,展開搶救良心的行動,還登上紐約時代廣場看板。更讓王博仁感到驕傲的是,2015年女兒麗安接續這項榮耀。「當時麗安才八歲,開開心心跟著師兄、師姊,從南加州到北加州,10多天更換了5個住宿點,這份耐力得之於平日修練太極門氣功所扎下的根基。」
王博仁神情閃耀為人父的喜悅與驕傲,這不僅是國際文化交流,也是家庭教育。尤其,今年王麗安錄取美國第三大私立大學-波士頓大學,更取得該校全額獎學金殊榮!
良心得永續 以愛家的心愛地球
「願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能夠準時達成。地球可以永續發展。」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特聘教授盧明俊分享他的願望。盧明俊研究成果斐然,為史丹佛大學世界排名Top 2%的頂尖科學家。2024年他第二次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也獲得侯金堆傑出榮譽獎、國科會未來科技獎等榮耀。近日榮獲國際傑出發明家名人堂獎,更於3月31日獲賴清德總統接見。
盧明俊致力於綠色科技開發,在提升能源及資源效率及回收水中金屬及非金屬資源,獲致良好的研究成果,近年來更著重在淨零循環經濟的關鍵技術,發展二氧化碳捕集及資源再利用技術。
「侯金堆榮譽獎」是台灣極具聲望的學術與技術貢獻獎項。他得獎後表示,期望為地球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貢獻一份心力。盧明俊推崇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倡導的良心理念,讓他秉持以愛家的心愛地球,投入研究綠色科技。
盧明俊一路開掛的人生,曾經嚴重卡關。新婚不久,妻子罹患惡性淋巴腫瘤,割除全部的胃,還歷經化療痛苦煎熬。「醫師宣告僅有40%的存活機會,竟然才只有五年?」他帶著妻子遍尋名醫,花光所有積蓄。後來,夫妻倆進入太極門練功,生命出現了奇蹟。「一轉眼,良妻師姊罹癌已經是三十年前的事了。」盧明俊很感恩能夠遇見師父,讓一家人身心靈獲得健康,命運從此改。原本醫師評估良妻不可能懷孕,也在千禧年迎接女兒誕生。
「這是練功之前的我,從來不敢的奢望!」盧明俊擁有圓滿快樂的家庭,能將心力投入於教學與研究,至今發表超過200篇SCI期刊論文,累積76項專利,並獲得90餘個國際發明競賽獎項。他還指導100餘位東南亞各校博碩士班研究生來台完成其論文研究,不僅是國際交流合作,也培植更多人才為地球永續發展而努力。
醫界傳良心 身心靈健康的幸福秘訣
「醫者父母心,父母心就是良心。因此我認為,一個好的醫師就是有良心的醫師。」黃元惠不僅自省,也提醒學生們。他是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科醫師,還負責教學、研究和行政工作等。
持續數十年,黃元惠在「國家網路醫藥」網站為民眾解答醫療上的疑難雜症,累積超過四千多則,獲得超過100次熱心公益醫師的榮耀,甚至一名父親帶孩子遠從香港而來,請他開刀。
三十多年的行醫生涯,黃元惠感恩太極門師父引導許多人生智慧。回想他剛當上醫師,陸續完成艱鉅的畸形矯治手術後,曾經志得意滿,覺得自己可以挑戰醫療的極限。命運卻開了大玩笑,他罹患了自體免疫疾病-反覆發作性關節炎。全身關節輪流發炎,嚴重時,無法好好睡覺、更衣和手術。「中西醫療法都僅能暫時減輕症狀,藥效一過,又如墜入地獄般痛苦。」黃元惠在醫師同事介紹下,1995年進入太極門,短短兩個月,病情明顯減輕。
「由醫師變成病人,再由病人回到醫師,我體驗了身心平衡的重要。」黃元惠重獲健康,也學會修改脾氣。他繼續進修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大學教書貢獻所學。民國百年,醫院改制為臺大醫院新竹分院,院方期望外科部主任兼具博士學位和教職,黃元惠成為唯一首選。
這位客家男人還變成愛家的五寶爸。黃元惠說:「有一次聽到師父解釋『親』這個字,就是看見彼此辛苦。」他原本沒有特別感覺,看到良妻師姊打理家務很辛苦,突發奇想,他在醫院最擅長縫縫補補,於是動手幫忙縫扣子,還跟太太說:「您辛苦了!」見她臉上露出幸福笑容。黃元惠帶全家人進入太極門練氣養生,鼓勵孩子把家事當作「遊戲」。
看到師父帶領弟子們走遍五大洲推動愛與和平的理念。黃元惠說:「跟隨著這個理念,我體會到愛心很奇特:不會因為我付出了愛,愛就變少了;相反的,愛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