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稅災氾濫,專家學者都指向獎金是最大的禍源,2004年160多位立委提案通過廢除查稅獎金,2008年財政部以無法源依據的「財政部稅務獎勵金發放作業要點」,用不同名目的獎金獎勵查稅。2022年度總預算,時代力量黨團提案刪減財政部稅務獎勵金預算,但相關的所有提案,在執政黨反對及最大在野黨的漠視之下,全數沒有通過。根據法務部行政執行署統計,全台新增欠稅欠費被強制執行案件,從2001年的189萬件,到2020年新增高達1,431萬件,20年來成長了7.5倍,而財政部2021年超徵4,327億,近八年就超徵人民稅金1兆1,035億,超徵的稅收如何運用又交代不清!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表示,前財政部長張盛和曾在接受立委質詢時說出一句經典名句「執法體系待遇不高,不足以養廉」。陳志龍指出這是299年前雍正時期的制度,當時稱為養廉金或養廉銀,助長官員貪腐風氣。張盛和竟然用清朝的制度來管理民主的台灣,讓一府五院變成財政部的工具人,不會幫人民解決問題。
陳志龍用地下皇帝形容財稅幫,表示其在幕後掌控一切,讓一府五院如同兒皇帝,空有其名,並無實權。他舉例,2019年蔡英文本來要超徵還民,但後來卻沒有實施的原因,就是因為財稅幫不同意而作罷;因此,所謂台灣的民主、法治、自由跟人權其實都只有表象,並沒有真正的落實,「都是假的」。
人權無國界創始人Willy Fautre 說,太極門案件的關鍵在於國稅局的獎勵金制度,是一種明顯濫用職權謀取私利的金字塔騙局。受益者是財政部、國稅局和執行署。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獎勵金制度是戒嚴時期的產物,沒有任何法律依據。一些稅務員甚至為了獎勵金進行惡意的稅務稽查,包括太極門案件和一些案件中,執行署會強行拍賣個人、公司或非營利組織的財產,即使他們不欠任何稅款。只要太極門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國際社會將透過出版、研討會與會議持續廣傳這個議題。
立法院前民眾抗議要求廢除稅務獎勵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