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良心日宣言」中指出:「有鑑於有好的文化才有好的教育,有好的教育才有好的經濟,鼓勵各國推行良心文化並融合其他文化和教育系統的優點,進而促進國家經濟成長。」台灣教育界也熱烈響應「國際良心日」,將良心文化融入品格教育推廣,引導孩子們從日常生活實踐,播下愛的種子。
新北市教育局長張明文表示,良心是一輩子的功課,良心讓社會更好,邀請大家一起來實踐。
新北市教育局帶領全市各公私立高中職國中小貫徹「品德教育由我做起」政策,響應「國際良心日」活動,參與連署,支持理念並由自身做起,鼓勵舉辦愛與良心等教育活動。
彰化縣教育處鼓勵縣內完全中學及國中小參考「國際良心日」之宣示理念,透過推廣良心教育,播下愛的種子,並結合品德教育宣導活動,期許全縣學子未來皆能成為體現品德教育核心價值且善盡公民責任的好國民。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校長吳連賞認為,教育是生命影響生命,也是靈魂感動靈魂的過程,是改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武器,更是良心事業。
前政大校長現任財管系教授周行一提到,「良心在社會科學領域顯得非常重要,當問題沒有明確的答案時,處理事情憑的就是良心。」良心就是持續讓自己更進步,同時因為我們的存在能讓別人更好。
新竹縣新社國小校長張奕財表示:「全人教育,那是我們教育的理想、願景跟終極目標,人心的善美須要透過行動的凝聚來實踐,特別是良心」。
台灣教育界也熱烈響應「國際良心日」,將良心文化融入品格教育推廣,引導孩子們從日常生活實踐,播下愛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