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半球提早入春! 北極比十年前整整早了16天

根據2日發表於《科學報導》期刊的研究,北極今年的春天比十年前提早16天到來,顯示氣候變遷正在改變北半球的季節,而且是越北越明顯。

暖化問題日漸受到重視。在格陵蘭島、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和其他極北地區,這些地方的隆冬時節最近出現異常頻繁且持續越來越久的升溫。蒐集歷年溫度記錄和743個物候學研究結果,透過鳥類遷徙時間、何時開花、兩棲動物鳴叫聲的時間點,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團隊最後得出一條曲線,顯示赤道以北的春天提早來臨,而且越北越明顯。與十年前相較,美國洛杉磯的冬季提早了一天結束,北極的冬季卻是整整提前了兩週告終。

這也再次凸顯了北極當地顯而易見的氣候變遷現象——氣溫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冰原迅速萎縮。特別是最近幾週,北極變暖的趨勢異常明顯。儘管高北極(High Arctic)地區自去年10月份至今都還沒有見到太陽,但在格陵蘭島最北的天氣監測站,零度以上的氣溫已連續長達61小時,是之前最高紀錄的三倍以上。

北極研究機構「Polar Portal」首席科學家、丹麥氣象研究所(Danish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史丹德(Martin Stendel)說,北極中心區域的氣溫比今冬平均溫度高出4℃。 2月份,有幾個地區溫度高於歷史正常值10℃。儘管有所波動,他認為這個趨勢將持續下去,帶來的後果包括冰蓋融化加速、海冰減少、陸地和海底凍土融化、降雪減少和冬季降雨增多。不論是季節性或地理性的天氣現象,在北極都變得超出規律。【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