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大學:城市養蜂是野生蜜蜂減少原因之一

據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的研究團隊表示,在屋頂和庭院養蜜蜂的業餘養蜂人家增多,成為野生蜜蜂減少的其中一個原因。 

近幾年,英國城市養蜂變得盛行,許多博物館、慈善團體和企業在屋頂等地方養蜂。在劍橋大學專攻動物學的Gonzalez-Varo指出,「蜜蜂的飼養是為了採蜜。因為人為養蜂,導致野生蜜蜂及其他花粉散播者所需要的花粉跟花蜜從自然環境中被取走。」「蜜蜂是被人工養殖的畜產動物,與豬和牛等家畜一樣。但要是這些家畜越過所有圍牆,到處飛來飛去,反而會因為競爭和疾病,破壞了其地域的生態系統。」 

除此之外,農業問題及迫在眉睫的生物多樣化問題是難以用一般常理去區分的。像是判斷錯誤的慈善活動也助長了此一情況。

研究團隊的Jonas Geldmann博士表示:「世界性的”花粉散播者減少”之危機,特別與西洋蜜蜂有關」。並說明,原為數量稀少的花粉傳播者之一,西洋蜜蜂因蜜蜂飼養和農業需求而被過度繁殖。「拯救蜜蜂和拯救野生動物不能畫上等號。西洋蜜蜂是因商業性而被管理的種類,事實上因大量引進此品種,反而給周遭環境帶來不良的影響。」

蜜蜂的活動期間是9~12個月之間,可在蜂巢為中心最遠10公里的範圍內移動。據研究團隊之研究結果顯示,因被飼養的蜜蜂大量「溢出」,導致野生的花粉散播者在生物競爭中無法生存,被飼養的蜜蜂也可能透過花朵將疾病傳染給野生的蜜蜂。 

研究團隊強調,強化限制蜜蜂飼養有其必要性。【WPN編譯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