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y Marco Respinti*
作者:馬可·雷斯賓蒂*
作者介紹:
馬可·萊斯賓蒂(Marco Respinti)是《國際家庭新聞》(International Family News)的總編輯,也是意大利一名專業記者、散文家、翻譯和講師,以及國際新聞工作者聯合會(IFJ)成員。一直以來,他都在向意大利國內外多家印刷類或在線期刊雜誌投稿。他翻譯、編輯過很多著作,其中包括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托馬斯·斯特恩斯·艾略特(T.S. Eliot)、羅素·柯克(Russell Kirk)、約翰·羅納德·魯埃爾·托爾金(J.R.R. Tolkien)、雷吉娜·佩爾努(Régine Pernoud)及古斯塔夫·蒂本(Gustave Thibon)的作品。此外,萊斯賓蒂是羅素·柯克文化復興中心(Russell Kirk Center for Cultural Renewal)的一位資深成員,該中心是美國一家無黨派、非營利性教育機構,總部設於密歇根州米科斯塔。他還是歐洲復興中心(Center for European Renewal)的創始人兼委員會委員,該組織是一所無黨派、非營利性的泛歐教育機構,總部在荷蘭海牙。他同時也是歐洲信仰自由聯盟諮詢委員會(Advisory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Federation for Freedom of Belief)的委員。萊斯賓蒂現同時擔任學術出版物《新興宗教研究中心期刊》(The Journal of CESNUR)和關注中國宗教自由與人權狀況的《寒冬》雜誌主任。
俄羅斯作家亞歷山大·索忍尼辛(Aleksandr I. Solzhenitsyn,1918–2008)在道德上的重要性,無論怎麼高估都不為過。他出生於蘇聯一個虔誠的俄羅斯東正教家庭,最初抱持無神論觀點,並擁抱馬克思列寧主義。直到很久以後,他才逐漸重返東正教信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紅軍服役,開始目睹極權主義的荒謬和戰爭的殘酷。隨著他的幻滅感日益增強,在批評史達林(Iosif Vissarionovič Džugašvili,1878–1953)的愚蠢之舉後,他被逮捕並判處八年徒刑,進入極權政權所能發明和實現的噩夢之一:古拉格。這是一個遍布俄羅斯各地,特別是在惡劣地區的恐怖監獄和強迫勞動營系統,人們在極端條件下像奴隸一樣工作,經常以死亡告終。
古拉格是蘇聯共產主義的縮影。索忍尼辛最初的文學嘗試,即源自這段經歷。其中最著名且令人恐懼的,就是《古拉格群島》。1956年史達林去世後,索忍尼辛獲得釋放,當時情況似乎有短暫轉變。他擔任高中數學、天文學和物理教師,同時培養他的文學才華。很快,他意識到即將成為其巨著的《古拉格群島》的內容,在俄羅斯仍然被嚴格禁止。於是他決定開始在西方出版該書的部分內容,這導致了鎮壓和報復。他的名聲立刻在全球崛起和擴散。
儘管他在1970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但他仍因勇於寫作,於1974年2月12日再次被捕。他被剝奪了蘇聯公民身份,被迫離開俄羅斯,搬到當時的西德法蘭克福。1976年,他和他的妻子及兒子從那裡搬到美國佛蒙特州。不久之後,《古拉格群島》終於完整出版,隨後又出版了其他重要作品,但這些作品的大部分在1990年蘇聯解體之前,仍然在俄羅斯被禁止。
索忍尼辛成為俄羅斯人民對共產主義的批判良知化身。但僅僅將他定義為反共產主義異議人士,是對他的不公平貶低。他遠不止於此:他是對人類唯物主義簡化論活生生的控訴。他認為共產主義只是人類失去上帝時,多面向意識形態困擾中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事實上,他也批判西方唯物主義,並呼籲世界進行精神復興——這個觀點至今仍引起共鳴。
對這位偉大靈魂的簡短回顧,或許不夠充分,但作為我們今天網路研討會重點的引言,恰如其分。我們透過反思傳播太極門案件真相的重要性,來慶祝聯合國「了解嚴重侵犯人權行為真相權利及維護受害者尊嚴國際日」。
在索忍尼辛眾多重要的文章和演講中,有一篇我建議幾乎每天都應該沉思。這是一篇多年前出版的短文,一度被遺忘,後來又在一些文集中重新出現,但可能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索忍尼辛在蘇聯時寫下了這篇文章,並在他1974年被捕的當天發表。它的標題具有象徵意義:「勿以謊言而生」。
這是一份聲明和一面旗幟,一個盾牌和一把劍。這是一個生活綱領,一項戰鬥宣言,以及一個悔改的呼喚——確實,是對文化、思想和精神面向轉變的呼喊。
他寫道:「我們正走向懸崖邊緣,普遍的精神告終已經降臨在我們身上;肉體的消亡即將爆發並吞噬我們和我們的孩子,而我們卻繼續靦腆地微笑,喃喃自語:『但我們能做什麼來阻止呢?我們沒有力量。』」幾行之後,索忍尼辛重複道,呼應著人類的失落感,「我們無能為力。」然後他開始回應:「但我們都是可以做的——所有一切!——即使我們安慰並欺騙著自己並非如此。並非『他人』對所有一切承負責任,而是我們自己,只有我們!」
這就是核心要點。簡而言之,如果世界正朝著錯誤的方向前進,我們也有責任。在某種程度上,在我們找到反抗的意志之前,我們都是我們所譴責和聲討的邪惡同謀。
讓我們再次閱讀索忍尼辛的文字:「在我們忽略的地方找到了最簡單、最唾手可得的解放之鑰:即個人不參與謊言!即使一切都被謊言所包覆,即使一切都在謊言掌控之下,讓我們以最微小的方式抵抗:讓謊言無法透過我來實現統治!」這是所有秘密中的秘密:開始不參與謊言,停止以謊言為生。我們也許並非都是說謊者,但在我們允許他人說謊之前,我們仍與他們同謀。
那麼,這不正是針對太極門近三十年來的誹謗的寫照嗎?自1996年12月以來,散佈關於太極門的那些,不正是謊言嗎?那些無視大量法院判決(包括中華民國台灣最高法院)的人所說的,不正是謊言嗎?那些令人震驚地繼續無視真相、事實和證據的官僚,以及那些視而不見的政客,所重複的,不正是謊言嗎?那些選擇不看或不聽的人、那些對現狀感到滿意的媒體,以及那些寧願安逸生活的評論員,所說的,不正是謊言嗎?
當然,都是謊言。在這個案件中,唯一不是謊言,而是殘酷真相的是,太極門師父(掌門人)和弟子(門徒)的苦難——他們持續遭受的騷擾、他們所承受的監禁、暴力和心理痛苦,以及他們財產的國有化。我們應該原諒這種顛倒是非的行為嗎?當然不,絕不。無論是太極門案件,還是任何其他捏造的指控,無論是面對任何意識形態犯罪或假新聞,都絕不應該。
索忍尼辛即使在另一個世界,也在今天告訴我們,我們都必須停止相信謊言,停止寬恕說謊者。我們不應該以謊言而生。關於太極門案件的這一系列網路研討會的核心,正是這個基本、不妥協且強而有力的聲明。
讓我們來學會並重述這位偉大的俄羅斯作家留給所有不想活在謊言中的人的誡命。他寫道,一個不想活在謊言中的人,
「不寫、不簽、不以任何方式發表任何他所能辨別扭曲真相的文字;
不在私人或公開談話中說出這樣的文字,也不從提示紙上讀出,更不以教育者、遊說者、教師、演員的角色上說出;
不在繪畫、雕塑、攝影、科技或音樂中描繪、支持或傳播任何一個虛假的想法、任何他辨視出的扭曲真相;
不會為了滿足、保險、或他在工作上的成功,在書寫或演講中引用任何一『具有引導性』的摘句,除非他完全認同所引用的想法,並相信有精確的符合上下文;
不會被迫參加違背意願的遊行或集會;不拿起並手舉他並不完全相信的旗幟或口號;
「不會舉手投票支持自己不真心贊同的提案;不公開或秘密投票給他認為可疑或不值得信任的候選人;
不會被迫參加預計會發生強迫和扭曲討論的會議;
一聽到演講者說謊、發表意識形態的胡言亂語或無恥的宣傳,會立即離開會議、講座、戲劇或電影;
不訂閱或零售購買扭曲或隱瞞基本事實的報紙或期刊。」
擺脫謊言的時候已經到了— 如果我們就這麼讓它在心中和思維裡開始。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支持太極門。
原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