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護社會公理與正義,是每位公民的天職。面對行政、司法與稅務體系可能出現的違法疏失,許多無辜民眾在制度壓迫下飽受生命與財產損失,甚至信仰自由遭剝奪,法稅改革聯盟與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於7月14日下午在臺大校友會館舉辦「公民不沉默 | 台灣VS國際 | 人權接力」論壇,特邀國際知名人權領袖來台展開對談,在2026人權兩公約第四度國際審查前夕,檢視台灣人權與信仰自由現況,尤其是被視為「台灣落實《兩公約》試金石」的太極門案,已被聯合國非政府組織11度提交人權理事會。會中還邀請曾遭公權力迫害並成功平反的受害者現身說法,闡述他們在許多良心學者、官員與民間團體的協助下,成功扳回正義的心路歷程,並揭露制度背後的人權黑洞。
國際知名宗教人權領袖暨《寒冬》雜誌總編輯馬西莫・英特羅維吉(Massimo Introvigne)特別來台參與論壇,並表示台灣於2009年將聯合國兩公約納入國內法,承諾要遵守⼈權事務委員會對《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R)的解釋內容。該委員會的《第22號⼀般性意見》是宗教或信仰自由(FoRB)的「詮釋基石」,強調信仰自由的普遍性且不應受政府利益限制,並保護新興或少數團體免受歧視;也指出保障信仰團體公開實踐、擁有財產、募集捐款的權利及組織自主性,且對信仰的限制僅限於法律明確規定並是為保護公共安全、秩序、健康或他⼈權利之極少數情況下才能為之。英特羅維吉明確指出,2026年對台灣的審查應該聚焦於太極門所遭受的「任意且不當的信仰自由限制」,以檢視台灣是否落實《第22號一般性意⾒》的五項原則。
歐洲信仰自由協會(FOB)科學委員會成員羅西塔·索里特(Rosita Šorytė)強調,宗教或信仰自由(FoRB)是聯合國兩公約的「基石」,是衡量一個國家是否真正重視人權的重要標準。台灣雖於2009年將兩公約納入國內法,但過往三次國際審查卻都沒討論到信仰自由的問題,這使得台灣人權整體評估不完整。索里特指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保障信仰可以自由的被公開表達、參與社群活動、機構可以自主運作,且應免於國家強制與壓迫。她強調,對宗教或信仰自由的任何限制,都必須有法律依據,而且是為了保護公共安全、秩序、健康或他人的權利「確實有必要」時才能實施,目的是要防止歧視。此外,信仰自由與其他人權(如教育、結社、表達自由)緊密相關,若其遭剝奪,往往是威權統治的徵兆。索里特明確指出,檢視台灣兩公約實施情況時,「太極門案應被納入考量」,這不單純是稅務問題,該案已經限制到太極門弟子自由表達心靈信仰的權利。
在論壇中,遭受冤稅凌遲近9年的鍾先生也不再沉默,挺身而出。這位科技創新的頂尖人才,2001年至2022年曾在兩岸三地獲得多項技術、創業與設計大賽獎項,卻在台灣遭遇重大「稅災」。他的公司在2012年倒閉,但國稅局卻烏龍計算,荒謬「假設」他交易了16億,且淨收入高達4.6億,直接開出高達5,400多萬的稅單給他,繳不起稅讓他被限制出境,已經在海外謀生的他因此無法回國。他對國稅局違法認定感到不可思議,他澄清自己的公司保證金僅有300萬元,就算賺到漲停板,最多也只能賺300萬元,這與國稅局的假設成為極不合理的落差。而公司倒閉時僅剩下17元,未達法定扣押標準,行政執行署竟轉而找上他的父親,並說「我知道你在台北有房子,如果賣了有五千萬,就可以換你兒子回來」。這場稅務糾紛導致他很快被列入各大通緝名單,並在2016年被除籍,之後也被限制出境,2019年至2022年間,各行政單位不同調,搞得他進退兩難,經濟部已不追究,國稅局也願意解除限制,但行政執行署卻不放行,而外交部也不發護照,導致他長期身陷困境。他被困在境外長達3,100天,漫長歲月造成他與家人巨大損失與煎熬。最終因為學者聲援與國稅局官員良心行政,撤銷了他的冤稅,還退還他1,500多元。他很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貴人及良心官員,但也對那些利用誣陷人民獲取「獎金」的人表達強烈不滿與控訴。
法稅改革聯盟代表志工蔡小姐也分享她長期救援法稅冤案的心路歷程。在協助稅災戶的過程中,深感司法與稅法的不公不義,但她持續的動力來自於全民關注的力量確實能幫助受害者獲得平反。她詳述了著名的陳青旭案,陳先生因未繳納1.8萬元的交通罰鍰,唯一祖厝竟遭行政執行署違法拍賣,家人甚至毫不知情。幸得台大法律系陳志龍教授與「台大教授救援陳青旭聯盟」介入,才避免一家六口流落街頭。監察院對此案進行調查,指出行政執行署宜蘭分署存在重大執行程序疏失,包括家中尚有可供執行的動產足以繳納罰款,且在行政文書作業上有重大錯誤,如查封筆錄簽名竟然是由不相干的人代簽、將兩天不同日期的筆錄記載在同一張,以及遺漏關鍵封條照片。
此案的重大意義在於,監察院明確指出執行行為若有「重大明顯之瑕疵」導致「自始、確定、當然之無效」,則行政機關應隨時依職權撤銷或更正,且法律行為因無效而撤銷後,應回復原狀。陳青旭案因此被列為國家文官學院的公務員訓練教案,並於監察院90周年特展中列為保障人權事蹟,法務部也制定了相關原則以維護人權。
蔡小姐進一步談到台灣法稅冤案的重大指標太極門案,學者稱其為「法稅照妖鏡」,反映出台灣司法與稅捐黑幕。太極門案早在2007年就被法院判決無罪、無稅,且獲得國家冤獄賠償,監察院也兩度還其清白,但其修行聖地仍在2020年被國稅局聯手行政執行署違法強行拍賣。她呼籲國稅局應撤銷太極門自始無效的稅單,返還被違法收歸國有的修行聖地。她強調法稅改革聯盟會不斷努力,並呼籲民眾共同參與,促使政府改正錯誤,幫助更多受害者平反。
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暨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陳志龍教授指出,太極門案是因1996年為政治選舉目的而被捏造的假案,帳戶僅數十萬卻被虛構為數十億。此案反映部分公權力不肖份子為檢舉、稅務獎金,不惜偽造證據、竄改資料,忘卻公平正義,甚至「失格」喪失人格。陳志龍強調,人權並非從天而降,它是抗拒公權力的集合抵抗權,須經無數抗爭方能爭取與落實。民主法治必須建立在事實與證據上,面對公權力中少數邪惡勢力的不法破壞(如變造公文書、竄改錄影帶等),絕不能保持沉默,因為沉默將助長這些雖少數卻極其可怕的破壞者。爭取法稅改革與人權的過程艱辛,但必須持續行動,努力捍衛人性尊嚴與法治。
親身遭受法稅迫害的兩位太極門弟子也現身說法。美國家族辦公室董事( Family Office Director) Gordon Lin表示,身為太極門弟子,太極門氣功對他人生各方面有巨大幫助,包括改善過敏、增強體力,並在工作上面對群眾擠兌危機時,運用太極門所學的良心與智慧成功化解。他指出,「稅災」是人為的災難,起因於錯誤的稅制或不公的法律,導致百姓痛苦、家庭破碎。他舉例說明某企業主因稅務機關錯估成本濫開稅單,導致家庭崩解,還有一位專利王被逾期追稅,導致病逝後仍不得平反的悲劇,強調這不只是制度的錯,更是人權的毀壞。
Gordon Lin特別指出太極門案是至今未獲平反的重大稅災冤案,儘管法院已判決無罪、無稅,太極門卻仍背負不合理課稅與土地被強制拍賣的違法結果。他強調太極門師徒堅持和平的公民抗爭,為健全台灣民主法治而努力。他分享聖經中稅吏撒該(Zacchaeus)的故事,以此比喻政府也可以像撒該一樣,勇於面對錯誤、承認失誤,還給人民清白與正義。他呼籲公民不沉默,讓誠信與透明成為制度的靈魂,誠信、透明、公平、信賴應成為政府的標準和民主社會的根本。最終目標是讓台灣的制度能像撒該一樣悔改,成為人權的燈塔,讓誠信成為體制的根基,透明成為執政的文化,人權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國家對人民最基本的承諾。
太極門弟子Marshall Huang是企業工程師,他談到自己從小體弱多病、過敏纏身,且軍中及求學階段因缺乏智慧與自信,導致生活不快樂、充滿沮喪。直到他母親引薦他進入太極門練氣功後,人生有了巨大轉變:過敏痊癒,精神集中,身心狀態大幅改善,生活變得更快樂、有方向。他從師父的教導中學會「修行就是改、就是做,並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幫助他在工作和人際關係中化解困難。
Marshall Huang進一步闡述太極門不僅促使弟子身心靈健康,更致力於弘揚良心文化、促進世界和平,足跡遍及114個國家。他特別提及太極門掌門人曾分別於2005年和2024年會晤教宗本篤十六世與教宗方濟各,並提出「沒有愛,沒有和平,和平需要愛,愛需要平衡」的智慧之語及獲頒「共同尋找和平之路」的宗座勳章,兩位教宗均給予高度讚賞與肯定。然而,在台灣,太極門卻遭受違法官員濫用公權力的迫害。他回憶1996年「太極門1219事件」發生時,檢察官侯寬仁在查無證據下,竟以假證人與假證據誣陷清白,製造人權迫害案,導致他個人工作大受影響。即使最高行政法院在2018年已判決認定太極門為氣功武術修行門派,且公告調查的7,401份證據證明「敬師禮」為「贈與」,國稅局卻仍持續違法課稅,甚至致使行政執行署違法強拍太極門修行預定地。他認為這顯示台灣國稅局與法務部行政執行署違法濫權、無法無天,相關救濟制度完全失靈。他引用美國知名人權律師肯尼斯・雅各布森(Kenneth Jacobsen)對太極門案的評論,指出「這麼多違反正當法律程序的情況」、「少數人可以綁架整個政府,這真是令人髮指」。他強調,少數違法官員綁架政府、侵害人民信仰自由是非常嚴重的問題,可能導致國家滅亡。最後,他呼籲政府應立即撤銷太極門的違法稅單,歸還其修行土地,以終結此案,讓台灣成為一個有法治、有人權的國家。
現場開放即席對談,英特羅維吉針對現場觀眾問題回應表示,國際人權公約源自《世界人權宣言》,而台灣應重視其中「宗教或信仰自由」概念。他強調,保障不應侷限於宗教團體,而應涵蓋所有具有信仰的群體,包括太極門。所以太極門這樣具有獨特信仰的團體也應受《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8條及相關國際法的保護。因此,只要是信仰就值得獲得聯合國公約與人權宣言的保護。
【記者蔣台榮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