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大選極右派政黨大勝 歐盟政策面臨各國右翼勢力

荷蘭22日舉行大選,由極右派的自由黨(PVV)贏得勝選,在議會中150席中取得37席,不過黨魁懷爾德斯(Geert Wilders)能否坐上首相大位則還在未定之數,跨黨派組成聯合政府將會是漫長的協商。

現年60歲的懷爾德斯有「荷蘭川普」的稱號,他反對移民且仇視伊斯蘭的立場鮮明,一直希望關閉對伊斯蘭國家的移民,他向支持者宣稱要「讓荷蘭再次屬於我們」(make the Netherlands ours again);此外,他反對歐盟政策的態度明顯,包括建議公投脫歐及停止對烏克蘭的援助,他的勝選也將帶給歐盟新的壓力。

歐洲累積多年來的「擔憂和恐懼」,長期經濟不景氣、通膨及移民問題,以至於俄烏戰爭所帶來的能源、難民、及軍援問題有如無底洞一般,造成右派勢力抬頭。《金融時報》報導,民調顯示明年歐盟的選舉中,很有可能極右政黨的支持率將大幅上升。法國極右派的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也趁此機會強調「愈來愈多的歐盟國家質疑歐盟的運作,希望收回對移民政策的控制權」。義大利極右派也喊出「一個新的歐洲」。

荷蘭是歐盟第5大經濟體,2023年經濟嚴重衰退,國內生產毛額(GDP)連續三季下降,而身為美國盟友,又支持美國加入管制半導體設備出口到中國,關鍵機台生產商艾司摩爾(ASML)也因此減少了許多盈收。7月時,荷蘭聯合政府因對移民問題意見分歧而解散。

類似陷入經濟危機的阿根廷最近也選出極右派的經濟學家米雷伊(Javier Milei)就任總統,他有「阿根廷川普」的稱號,提出了許多的激進政策,包括改使用美元為官方貨幣、關閉阿根廷央行、削減社福開支等。【記者 胡雯婷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