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大堡礁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最嚴重「珊瑚白化」

全球暖化導致海水溫度上升是珊瑚白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科學家在4月7日發出警告,指出澳洲大堡礁面臨有史以來最廣泛的珊瑚白化現象。

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教授休斯(Terry Hughes)表示,上月他們從空中觀察了1036個珊瑚礁,以測量整個大堡礁地區珊瑚白化程度和嚴重程度,調查發現大堡礁發生了近5年內第3次的白化現象,而且規模與嚴重性都是有史以來之最,接近四分之一的珊瑚礁受到影響,恐將釀成海洋生態浩劫,也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來源。1998、2002、2016和2017年大堡礁都曾發生過大規模珊瑚白化現象,每次的白化都需要至少10年的時間恢復。珊瑚礁能夠保護濱海地區免於受到極端氣候侵蝕,相當重要,珊瑚礁也和漁場密切相關,全世界數百萬人仰賴珊瑚礁確保食物來源。聯合國一項研究顯示,珊瑚礁能讓全球至少8億5000萬人受益,其中至少2億7500萬人直接仰賴珊瑚礁維生。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長的珊瑚礁群,縱貫於澳洲東北昆士蘭州外的珊瑚海,約有2900個獨立礁石以及900個大小島嶼。受到大堡礁珊瑚白化影響,魚群已經因為棲息地被破壞而減少,另外,不但影響旅遊收入,還有可能令大堡礁喪失世界遺產的地位。

今年二月澳洲氣象局(Bureau of Meteorology)更發現單月海水溫度打破1900年以來的紀錄。休斯表示,當夏天一年比一年還炎熱,聖嬰現象(El Niño)對大堡礁珊瑚白化的作用就沒那麼大。在這五次珊瑚白化事件中,僅有1998年和2016年受到聖嬰現象影響。【記者 李佳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