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文化遺產 土耳其的艾菲索斯古城

艾菲索斯古城(Efes / Ephesus)也叫以弗所遺址,是古希臘人在小亞細亞建立的一個大城市,位於加斯他河注入愛琴海的河口(現今土耳其)。於西元前11世紀由愛奧尼亞人所建立,屹立至今超過2000年,總面積約2000公頃,曾居住25萬人,有東方龐貝之稱,是全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羅馬古城,為希臘文化和羅馬時代繁榮的象徵。201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它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在6世紀時,以弗所的羅馬城市因港口被注入愛琴海的泥沙淤滿而被放棄,以弗所遺址曾於15世紀後從歷史上消失,直到20世紀初陸續被發掘出來重現人世,現今以弗所遺址是土耳其一個著名的旅遊點。

一進城是公共浴池,進城者都須要洗澡淨身

國營市集,小販在愛奧尼克式(Ionic)大理石柱間擺攤位

羅馬時期的國會議事廳(Odeon),亦可作為音樂演奏場所,可容納約 1400人

阿提米斯神廟示意圖,毀於西元262年的一把火,現在只剩下阿提米斯女神雕像,雕像收藏於博物館中。

荷米斯(Hermes)石碑上的雕像,頭顱已經毀掉一半,手摸綿羊頭,腳踝上有雙翼,是荷米斯-希臘神話中的商業、信差(傳令)、偷盜、旅行、運動競技。

曼努斯紀念碑(Monument Of Memnius),曼努斯是以弗所鼎鼎大名的建築師,也是羅馬皇帝蘇拉(Sulla)的孫子,以弗所曾協助鄰近的龐特斯王國抵禦羅馬人的入侵,龐特斯卻在戰勝後,下令屠殺當地八萬名的羅馬人,為紀念此一慘劇,蘇拉命曼努斯建立一紀念碑,以安撫民心之用。

 

勝利女神Nike雕像,希臘神話中,Nike不僅象徵戰爭的勝利,也代表希臘人日常生活中如體育競賽方面的成功,因此被認為能帶來好運的神祇,常被拿來與雅典娜相提並論。因此雕像的胸部被遊客摸成這樣,現在已不准摸只能觀看。

赫丘力斯之門(Hercules)-門柱上的雕像,手拿著獅子頭的赫丘力斯,宙斯在凡間的私生子。

走過赫丘力斯之門,便是克里特斯大道(Curetes Street),是市民的空間,大道兩旁林立了各種柱廊、豪宅、神廟及其他建築,大理石柱上刻著市民守則。

在大道旁有一區是羅馬時期的豪宅與精品店區,看得出來一間一間的。

圖拉真噴泉(Trajan Fountain),建於西元二世紀,約兩層樓高的建築,是要獻給羅馬皇帝圖拉真,希望能達到減稅的目的。

哈德良神殿-哈德良大帝(西元117-138在位)是羅馬五賢帝之一,居於帝國承先啟後地位,他興建了哈德良長城,在羅馬城內重建萬神廟,並興建維納斯和羅馬神廟;他雖為皇帝,但卻倡導人文主義,崇尚希臘文化,而他也是歷史上著名的同性戀者。

公共廁所-圖的右邊一列的馬桶洞是模擬重建的,左邊過去大理石才是遺跡。當初羅馬皇帝的皮革工廠需要收集大量尿液來硝製羊皮,但這種說法令人持保留態度。

塞爾瑟斯圖書館(Library of Celsus)於西元117年起建,135年完工,曾有12萬藏書,但卻嚴禁女子入內。塞爾瑟斯是羅馬領事官阿奎拉的父親,阿奎拉為完成父親遺願完成這座古城地標,並將父親骨骸埋在圖書館正門下的地下室裡。

圖書館外四尊女神雕像,正門外有知識、智慧、命運與美德四尊女神雕像,現在看到的是仿製品,真品收藏在維也納的博物館裡。

圖書館旁邊有兩道拱門Mazeus & Mithridates之門,為羅馬奧古斯都大帝所赦免的兩位奴隸為感念其恩德所建造,也是古市集的南門,走過拱門就是 Agora市集。

Agora市集有三面環繞著柱廊和商店,這裡除了商品買賣,也曾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奴隸市場。現在只看到一片廢墟,很難想像古時候的熱鬧。

妓院與廣告,現存世界上最早的妓院廣告,右邊刻了一個女人頭(表示漂亮姑娘),頭的下面是一個長方形(錢包),中間一個大腳印(用腳印來識別男人的年齡),左邊一個滿是洞洞的心(需要安慰的心)。

大劇場-古城中很宏偉的公共建築,可容納2萬5千人,最初建於古希臘時期,經擴建到圖拉真時期才正式完工,因此融合希臘和羅馬的風格。除了做為音樂戲劇等表演,還可當演講或辯論場所.。每年四月,守護神阿提米斯女神像會被請到此處接受全民膜拜。

港口大道-劇院前一條筆直的港口大道通往愛琴海畔,街道長500公尺,寬11公尺,街道兩側的廊柱在夜晚點亮火把,也照亮了全城,可能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宮燈大道。

在一片荒涼中,一棵滿開紫色花朵的樹格外吸引人,這棵南歐紫荊又被稱為「猶大樹」,為這片荒涼帶來一絲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