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真改革 良心救台灣(62)-公民自覺 方能撥亂 監督政府平反冤案 救人權

臺灣財經刑法研究學會理事長/法稅改革聯盟發起人陳志龍表示,國際認證台灣有流氓官僚嚴重影響台灣的民主法治、人權,導致台灣產生二二八與白色恐怖事件、美麗島事件、1996年太極門事件、竹北919事件等。聯合國設立的主軸:和平、尊嚴跟平等,台灣剛好面臨這三個主軸的嚴重問題,但加害人是公權力機關,政府少數的官僚迫害人民,人民尋求正常的法律途徑卻哭訴無門,台灣號稱民主燈塔這是假的,政府犯罪的迫害其實是最嚴重的黑道組織,人民要起來抵抗政府的大型犯罪。

前台南縣縣長蘇煥智律師表示,如果有心要解決,總統只要派一個有能力、有責任感的代表,坐下來好好聽太極門的整個歷程,違法的行政處分本來就百分之百可以自己主動更改。以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就可以把1992年的違法處分更正了。

前立法委員羅淑蕾會計師表示,司法已經三審判決確定無罪、無欠稅,為何行政部門傲慢獨大,不遵守司法確定判決?上位者沒有肩膀,沒有人敢負責任撤銷,上層推給下層,更離譜的是開稅單還有稅務獎勵金可以領,績效高,官升越快!還好這些年太極門喚起稅務改革,很多志工不怕風吹雨打在路邊舉牌,推動法稅改革喚起良心,免於遭受稅務迫害。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黃俊杰談到太極門案一開始就是有問題的,經過了25年,這麼多人共同努力,就是要澄清此案,這麼多國內外的力量,就是要來呼籲政府應該謙卑的面對人權,太極門案的澄清是非常重要的指標,不應透過各種的方式或行政的函令加諸限制。他談到,站在人民信賴國家、國家保護人民的雙贏角度,現行的納保法也有相關的機制可以來處理太極門案的問題,行政機關應該主動處理,這樣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方法。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律學系教授張永明表示,《世界人權宣言》尊重人類平等的權利,包括信仰平等性,太極門也是遂行信仰的自由,過程中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弟子對師父往來的關係被不平等的對待,提起訴訟救濟時,應該要有有效權利的救濟。太極門案件並不是單只有財產權、國家課稅的問題,還有信仰自由、宗教自由的層面。台灣以人權立國為前提,人權宣言及兩公約都應致力遵守,太極門案件應得到解決落幕。

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資訊管理學系教授張家麟談到,太極門的「正氣」要比國家官僚「邪氣」還長,太極門的「良心」須感染世人的「善心」,壓過稅官的「喪盡天良」,才可能喚回已經蒙塵的「公義」。

前國稅局簡任稽核黃坤光指出,民主法治要義即在政權行使必須依法治理,查無犯罪或逃漏稅額證據就是無罪、無逃稅,也就是無罪推定原則。若因貪功而自行產製偽證,那是執法者自身栽贓枉法、目無法紀之犯罪行為。他得知太極門案竟是以推想虛無收入課稅處罰之肇始,感受到洪師父以修行人對租稅公義的堅持,是為了拯救更多被相同課稅迫害者。民主時代,政治需公民自覺方能撥亂,租稅課徵之無可救藥,則需道家修行之洪師父和平引領良心運動,方能和平撥亂反正。

前立法委員涂醒哲提到,太極門是類似宗教聚會來提升自己的人生價值,國稅局卻不管,要求課稅,把財產查封,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歷25年的抗爭,連最高行政法院都判決他們是沒有問題,不應該課稅,教育部也說太極門不是補習班,立法委員也有三百多人次出來聲援,連監察院也提出調查,指出檢察官和國稅局的違法,台灣侵害人權的事件可以拖這麼久,實在是不可思議。

誠遠商務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王健安表示,太極門案對稅務跟司法的改革歷史上有著關鍵地位,他感謝所有為法稅改革努力的人,並表示,太極門案是世間各種法稅問題集大成的案件,但因為太極門師徒的堅持,碰到一個問題就解決一個問題,促使台灣在司法及稅法的法律環境改革上有著顯著的進步。希望大家還要繼續努力推動改革,讓人民有更多賦稅人權及救濟的保障。

真理大學法律系教授吳景欽指出,太極門案反映諸多行政訴訟的問題,太極門案在高等行政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都遇到相同的法官黃淑玲,「這問小學生都知道,法官應該要迴避」,因為已經參與前審有預見、預斷,但卻沒有迴避,造成表面上有兩個救濟審級,事實上卻只有一個。他談到,從太極門案件申請再審的迴避問題來看,司法審判的進步雖不能說是0,但可以說25年來幾乎只進步0.5,「這多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