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權迫害案件,竟會驚動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關注台灣問題?台灣在2009年12月10日立法院通過兩份聯合國人權公約,表示將兩份國際人權公約國內法化,法律位階等同憲法,並已兩度邀請國際人權學者專家來台審查國家人權報告,2020年8月1日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更正式揭牌亮相,再再昭示台灣捍衛人權的決心,但台灣人權究竟是大步走?還是大不走?由倡導人權的世界公民總會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申訴太極門在台灣遭受人權與稅務迫害,及近期CAP-LC也提出關注太極門案的報告書,送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可見台灣人權端倪。
CAP-LC表示,用稅收手段來迫害歧視少數心靈宗教團體,已成全球性問題。
國際人權權威雜誌長篇系列報導太極門案
近期國際知名人權雜誌《寒冬(Bitter Winter)》9月13日報導,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認可具有諮商地位的非政府組織「爭取個人及組織良心自由協調會(CAP-LC)」近期提出關注太極門案的報告書,送交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報告中同時也一併提交不同國家類似太極門案,同樣以不當及非法課稅的手段去限制宗教與信仰自由的案例。雖台灣不是聯合國成員,但太極門案在聯合國會議中討論,具有道德、政治甚至歷史意義。
第1503號申訴案是關於「濫用稅務手段,企圖瓦解並阻礙一個非政府組織運作而侵犯人權」的案件。世界公民總會主席瑞內•瓦德羅博士 (Dr. Rene Wadlow)指出,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都應該特別關注此案,因為「透過稅務政策和手段侵害人權,是聯合國人權實踐中一個相對較新的議題,因此值得審慎檢視。」而太極門案件與稅務機關的濫權有關,他們透過拍賣等強硬手段強取資產,並禁止稅案當事人出境。
為什麼一個稅務案件會重要到必須遞交聯合國來談論?雖然台灣的稅務機關與許多個人、企業和協會,都存在著許多稅務糾紛,但它們通常都「妥協」在「多少繳一點」,因為這樣雙方都「有面子」,稅務機關得到了稅收,個人或企業認為付的稅金變少了。而太極門卻堅持拒絕妥協,因為太極門沒有欠稅,他們拒絕承擔沒有犯的錯。近期網路影片爆料,當初配合檢察官作偽證的稅務員親口證實,侯寬仁一手主導羅織太極門案,且逃稅的指控完全是蓄意捏造的。
瑞內•瓦德羅博士 (Dr. Rene Wadlow)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申訴太極門的人權與稅務迫害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