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總統獲頒2020年度的「馬侃公共服務領袖獎」,是國際社會對台灣民主的重要肯定。負責該項事務的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HFX)更宣布,2022年1月底將與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合作,在台北舉辦首場亞洲重大會議。HFX主席范普拉(Peter Van Praagh)表示在台北舉辦這場論壇意義重大,並將活動視為慶祝亞洲最蓬勃民主政體之一的勇氣與成就。
屢獲國際肯定的民主台灣,卻存在長達1/4世紀的「法稅228」太極門人權迫害案件,至今仍未獲得真正的公平正義。2007年7月13日,最高法院判決確定太極門無罪、無欠稅,但國稅局不理會法院的判決,繼續對太極門發出違法稅單。2010年6月17日立法院公聽會上,財政部公開同意在2個月內解決太極門稅案,卻違背承諾至今仍未解決。2020年8月21日,太極門修行聖地被拍賣並收歸國有。台灣人權與信仰自由再次淪陷。今(2021)年7月13日聯合國/NGO世界公民總會等25個民間團體,線上舉辦「太極門1219事件平反第十四週年論壇-法稅改革良方」,台灣及歐美等近40位重量級專家學者發表建言,期盼政府坦誠面對及改正錯誤,達成國家法稅改革,讓人人免受法稅苦難,讓台灣因真正的人權法治而強盛。
錯誤判決侵害人權 行政機關應本於職權撤銷
國立高雄大學法學院財經法律學系教授張永明表示,太極門稅務案件為台灣近來受矚目之爭議稅務案件之一,其被國稅局認定涉稅之時間橫跨1991至1996年度,經行政救濟之後,迄今只有1992年度之所得被認定為有應納稅額及處罰。由於太極門稅務案件係由檢調偵查刑案時移送,由國稅局負責再予以核課與處罰,並無規避納稅義務之需求與跡象,但不同法院對於不同年度案件之審理,卻作成歧異結果之裁判,令人懷疑,明確具有爭議性。形成放任國家課稅權恣意行使,會造成人民權利受損之現象。案件的公平正義必須做衡量,人民的權利應受到保障,以維護人民對司法的信賴。
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指出,錯誤的確定判決侵害人權,應該要給予人民救濟管道,得以回復公平正義。考量衡平法理,應依據行政程序法第117條規定給予救濟管道,請求行政機關「本於職權」撤銷或變更已經確定之行政處分。由於其新事證明確,倘若其新事實證據足以證明原處分確實錯誤時,則本於依法行政原則,並保障人民權益,行政機關應本於職權行使撤銷或變更處分。
教授陳清秀
國立中正大學財經法律學系特聘教授黃俊杰直言,「法的安定性真的比納稅者的權利保護更重要嗎?」對於人權的保障不要只從法的安定性去考慮,亦應考慮納稅者權利保護,以及個案或實體正義的實踐。如果國家課稅權有違法違憲,縱然得到不義之財,卻相對降低了人民對經濟發展、法治信賴度及財產和稅捐留在台灣的信心。經過法院的實體判決確定,是否已經沒有其他的救濟管道?尤其是對於有新事實新證據者,他認為「應該以法院的實體判決是否合法合憲」為前提,站在憲法及納稅者權利保護法的觀點多元多方位的思考。依據兩公約人民應享有完整的權利與正當程序的保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