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寶春求學記 看台灣教育制度

前陣子,媒體熱鬧上演了一齣「吳寶春求學記」,不僅驚動馬英九總統下令火速修法「留人」。由於報導失焦,也惹毛了當事人吳寶春,發表嚴正聲明表示,「再亂報就採取法律行動」!結果,一場灑狗血式的「鬧劇」就這樣戛然而止,船過水無痕,幾乎沒有留下任何省思。

世界冠軍麵包師傅吳寶春起心動念想報考「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一事,據當事人的聲明,起因於今年初接受《天下》雜誌專訪,吳寶春談到以其母親之名的「陳無嫌教育基金會」推廣偏鄉小學閱讀成效不彰,同樣致力推廣偏鄉閱讀的《天下》於是邀他一起參與校園巡迴,但吳寶春表示,下半年如果考上新加坡國立大學EMBA班,恐怕挪不出時間。隔沒幾天,吳寶春考慮到新加坡大學入學申請還沒過,這麼一來,可能會造成對方困擾,所以要求延後報導,但《天下》表示雜誌已印刷完畢,仍如期上架。而吳寶春自己也沒料到的是,《天下》竟以政大拒絕吳寶春入學作為標題。一齣「吳寶春求學記」就此熱鬧上演。

其實,吳寶春去年曾經在政大旁聽了半年的EMBA,讓他對商業管理大感興趣,想進一步深造,但他只有國中畢業,並不符合國內報考EMBA的規定,於是自動打了退堂鼓,後來在朋友牽線下,改向新加坡大學提出申請,新大校方也派人來台接洽過。另外,據《天下》雜誌報導,管理學界大老、政大講座教授司徒達賢,曾為爭取吳寶春入學,召開過專案會議,但教職員回應「絕對不可能」,因政大即使錄取,教育部那關也一定過不了。

這事經媒體連日報導後,驚動了馬總統,指示「務必要把吳寶春留下來,台灣之光更要留在台灣」。教育部也配合火速修法,在一週內,將「入學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由現行的「取得甲級證照加上三年工作資歷,等同於大學畢業」(政府認定的一八○種證照考中,僅五十八種有甲級考試,其他例如烘焙,只有乙級證照考試),修改為「持有乙級證照且五年以上工作經驗,或在國際競賽表現傑出者,能等同大學畢業程度,可報考研究所」。

平心而論,這件事至少有一點值得討論,那就是EMBA的定位,因為這不止關係到了EMBA畢業究竟是否該授予碩士學位,更涉及到了整體教育制度的問題。我們認為,一個國家的教育制度可分為三大塊:中小學為基本教育;以理論、研究為主的高等學術教育;實用導向的技職教育。

大學、研究所屬於高等學術教育範疇,授予畢業生學士、碩士、博士「學術頭銜」,這部分不應廣開大門,一來願意投身寂寞的學術研究的人畢竟少之又少,二來有限的教育資源不會被稀釋,以確保學術品質。很可惜,這部分已被錯誤的教改政策破壞殆盡,以致於學歷嚴重貶值,且各大學系所學術水準良莠不齊。

另外很重要的一塊是「技職教育」,但這部分從未得到家長和政府「關愛的眼神」。我們認為,技職教育應包括「在職教育」和「社會教育」,不應有入學門檻限制,想要學得一技之長的,都可申請就讀;又或者,將入學許可交由各校自行決定,由校方決定要收什麼樣的學生。技職教育以實用導向為主,授予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會跟理論、研究取向的學術教育產生混淆,而這也是台灣現在大學生、博碩士滿街跑的主要原因。

「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EMBA),顧名思義屬於「在職教育」,按教育部現行規定授予畢業生碩士學位。旗下擁有知名餐廳「點水樓」的南僑集團會長陳飛龍就曾評論說,美國人把EMBA看作在職進修,學生並不急著畢業,可是到了台灣,卻變成是為了拿學位而唸。不過,他也強調,就算想讀EMBA,還是得有學術基礎,不然在課堂上會無法對話。因此,有人質疑只有國中學歷的吳寶春,能否熬得過寫論文的「天堂路」。那麼,吳寶春人本人是怎麼想的?

「我沒有陷入學歷的迷思」,吳寶春說,自己想讀EMBA完全是因為現階段對經營管理有迫切的需求,「就是想要學東西!」吳寶春二○○八年靠著自創的紅酒桂圓麵包拿下世界冠軍,光是高雄一家店面就創造出了年營業額兩億的驚人業績,其中這款冠軍麵包,一年就賣超過一億元!這幾年,他一直想拓展分店,但也自知「要管理好一間公司,光是會做麵包是不夠的!」對於吳寶春來說,能不能學到管理知識,顯然要比能不能拿到一紙碩士文憑更為重要,就算爬不過寫論文的「天堂路」,那又何妨!這才是政府在決策及制定相關教育制度時,應該考量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