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靈感或受古希臘影響 中西交流推前至秦始皇

中國與歐洲最早的接觸,向來都認為是在13世紀由探險家馬可波羅開啟。但是,最新的考古學發現,東西方的交流可能要往前推至1500年。這樣的說法不僅徹底顛覆過往的說法,同時也提供了秦始皇兵馬俑新線索;考古學家認為兵馬俑很可能是受到古希臘人啟發,甚至指導製成。

秦始皇兵馬俑是中國最重大的考古發現之一,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美譽。然而,其工藝技術卻長期困擾著考古學家,因為在秦始皇時代之前,從未出現過製作人形陶俑陪葬的記錄。據外媒報導,在考古學家最新的研究顯示,古希臘人可能早在公元前3世紀就來到了秦國,並且教會了當地工匠這項技術。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資深考古學家李秀珍博士指出,近來在新疆發現了秦朝時代的古代歐洲人DNA,表示當時就有西方人在此生活。同時提供了在絲綢之路開通前,秦朝與西方已經有著緊密交流的證據。如此得以印證兵馬俑、青銅雕塑等是受到了古希臘的雕塑藝術所影響。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及非洲學院盧凱斯‧尼克爾(Lukas Nickel)教授的研究中認為,兵馬俑的靈感很可能是來自於古希臘的「複製版」。

盧凱斯‧尼克爾教授舉出了幾點證明,除了在新疆發現到歐洲人的DNA遺傳密碼外,中華民族在秦始皇以前並沒有製作過真人大小的雕像,只有20公分高的粗製塑像。近日在秦始皇陵中也發現了馬戲雜耍的陶俑,為兵馬俑是受到外來技術與風格的影響,提供了最好的解釋。

在最新的研究發現,秦始皇陵墓比起原先估計的大,是埃及帝王谷 (Valley of the Kings) 的200倍大。【記者  張惠津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