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CPI年增1.79% 食物類漲最多

主計總處6日公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79%,跌破2%的通膨警戒線,創7個月新低;扣除蔬果及能源,核心CPI漲1.64%,為26個月最小漲幅;17項民生物資漲幅3.27%,為近兩年新低。

主計總處表示,今年農曆春節在2月,預料2月CPI漲幅將回到2%以上,前2月平均仍低於去年12月,國內通膨壓力減輕。

主計總處說明,1月CPI漲幅明顯縮小,主因去年1月適逢農曆春節,部分服務費用循例加價,比較基數較高;若排除春節因素,1月CPI上漲2.4%、核心CPI漲2.3%,仍低於去年12月,主因為蔬菜等價格下跌,舒緩部分物價上漲壓力。由於外食、房租等漲幅較大,且服務類價格具僵固性,所以,民眾對物價上漲的感受較為深刻。

根據主計總處調查指出,1月CPI與上月持平,較上年同月漲1.79%。七大類中,以食物類年漲4.1%最多,主因是水果漲20.86%,肉類漲5.63%,調理食品、外食費各漲4.31%與4%,蔬菜因天候穩定供給充裕下跌14.54%,抵銷部分漲幅。

17項重要民生物資,1月平均年增率3.27%,為23個月新低,以豬肉漲8.44%最多,但漲幅趨緩;雞肉漲5.17%次之。值得注意的是,雞蛋價格下跌0.46%,為3年半來首度轉為下跌。

整體而言,主要國家CPI漲幅趨緩,各國緊縮貨幣政策暫歇,仍持續干擾消費投資,國際農工原料價格下跌或回穩,對國內物價具穩定作用,以新台幣計價的進口物價及國產內銷指數已連續11個月走跌,國內通膨壓力已趨緩。【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