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沒有荷蘭病、日本病 財長:產業結構不同

台灣產業發展集中科技業,9日國民黨立委林德福質詢再度提及除了荷蘭病隱憂,台灣貧富差距愈拉愈大、而且是全球最低生育率,少子化、日圓貶值的日本病現象是否也為台灣的病徵?對此,財政部長蘇建榮表示,我國和日本、荷蘭產業結構不太一樣,雖然目前高科技業一支獨秀,不過政府持續推出5+2產業創新,再加上6大核心產業,台灣產業結構長期仍持續優化,沒有所謂荷蘭病或日本病現象。

蘇建榮指出,同意日前央行已明確說明國內無荷蘭病的看法,雖然近年台灣高科技一支獨秀,不過還是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活力很強,有很多隱形冠軍。

至於是否有日本病狀況,蘇建榮表示,少子化是先進國家共同跡象。而台灣是小型開放經濟體,不可否認受到國際衝擊,不過台灣中小企業占比高,產業調整因應上,策略要提高承受衝擊的韌性。並認為,分配不均是全球化的結果,要思考如何透過政策扭轉情況。對於所謂荷蘭病、日本病問題,各部會均了解此警訊,財政部政策上同樣會審慎關注。

1960年代荷蘭在北海發現天然氣油田,在1970至1980年代初期大量出口天然氣迎來貿易順差,累積大量外匯,卻因荷蘭盾(Dutch guilder)實質匯率大幅升值,削弱其他產業,如製造業生產、出口,並且使競爭力下降。1977年「經濟學人」(Economist)將荷蘭面臨的問題稱為「荷蘭病」(Dutch Disease)。

關於外界質疑台灣產業發展過度集中科技業,是否有荷蘭病現象?對此,中央銀行日前指出,台灣為小型開放經濟體,無論電子資通訊或傳產製造業出口,長期均受全球需求變化影響,而非受新台幣匯率走勢影響。長期來看,台灣不論傳產或電子業沒有出現因匯率升值而損及競爭力的荷蘭病症狀。【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