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見聞05】跟著老師遊世界 向左轉或向右轉?

「看到孩子沒有完成分內之事,第一個感覺是煩。」呂秋萍談到以前只想著如何處罰。如今她的教育態度完全改觀,微笑地對未寫作業的孩子說:「老師旁邊的位置是有魔法的,坐在這裡的小朋友都會變得很聰明、很專心,功課一下就可以寫完了!」孩子原本一副受罰的模樣,突然眼睛一亮,真的很快寫完了,後來,還主動要求要坐在老師旁邊寫功課。一念之間,讓人彷若置身地獄或天堂的差別。尤其親身循著二戰歷史遺址探訪,更有「一念天堂 一念地獄」的強烈感受。


呂秋萍懷著熱情投身教育領域,卻長期被顳顎關節半脫臼所苦,嘴巴只能張開二個指幅,連講話、吃東西就會覺得痛。所以,她上課總是板著臉,心想只要讓孩子們怕、聽話,就可以少費唇舌,逐漸喪失當初的愛心與耐心。呂秋萍進入太極門後,循著師父傳授的養生方法,顳顎關節的毛病竟然好了!身為教師,她特別觀察師父如何引導弟子,「不管是7歲、90幾歲,或不識字的老人家、大老闆、博士……,師父總是循循善誘。」這對當老師的呂秋萍有很大的啟發,她開始心平氣和地多跟孩子們說明與溝通,孩子們少了「被管」、「被限制」的感覺,笑容越來越多,也愈來愈喜歡上學。

許多老師常利用寒暑假出國,呂秋萍也不例外,多年來,她跟隨太極門親善文化訪問團到海外擔任愛與和平志工,從回教國度阿聯酋、阿曼,到人文薈萃的西歐、幸福北歐以及歐洲火藥庫之稱的巴爾幹半島,再到印加、瑪雅古文明的祕魯、宏都拉斯等中南美洲;以及飽受氣候變遷威脅的吐瓦魯、諾魯等太平洋島國等國。

世界文化遺產兩樣情懷

2017年9月24日至10月6日,太極門師徒愛與和平文化交流的行腳來到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及波蘭五個國家。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年齡層的親訪團一行37人,除了參訪政府機關,分享前往五大洲推動「人權」、「愛與和平」及「良心時代運動」的成果,以及傳承維護優美文化的經驗,更直接走入人群,以文化展演、歌唱、快閃的方式,與民眾真誠互動。

此行,呂秋萍跟著親訪團參訪各個世界文化遺產,看到燦爛的文明;也從皇室遺產看到璀璨華麗與權力爭奪的血腥;更體會上位者一念之善、一念之惡,帶給人民天堂、地獄的幸福與慘痛。10月4日那天,參訪了波蘭二個世界文化遺產,同樣是世界文化遺產,卻有強烈的對比。一個是慘不忍睹的納粹集中營,一個是世界12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中世紀波蘭王國的首都克拉克夫。

早上前往集中營的路上,導遊就拜託大家,千萬不能說這是「波蘭集中營」,而是二戰期間,德軍佔領波蘭時所設的納粹集中營。1940-1945年二戰期間,希特勒自認日耳曼民族是全世界最優秀的民族,以淨化人種為藉口,對全歐洲的猶太人展開屠殺,因此,各地的猶太人,很多都被火車送到這座位於歐洲地理中心的奧斯維辛集中營。這裡是屠殺規模最大、最慘烈的集中營,保守估計曾經有130萬人在此監禁,其中有110萬人在此被屠殺。


奧斯維辛集中營入口標誌「勞動帶來自由」,許多猶太人不但失去自由,也失去生命。

天堂與地獄距離有多遠?

當時,納粹德軍在歐洲瘋狂搜捕猶太人,不是當場槍決,就是要他們立即打包不得超過25公斤的行李,欺騙他們要一起到別的地方展開新的生活。因此猶太人把最貴重和生活必需的家當裝入皮箱帶在身上,搭上幾乎不通風、沒有飲水、沒有食物、一個車廂必須擠120人的火車,許多人就這樣死在路上,倖存的則被送往集中營。

奧斯維辛集中營入口處有一個明顯的標誌寫著「勞動帶來自由」(德语:Arbeit macht frei),是一個非常諷刺的標語。因為一旦進入集中營,能存活下來的人數是少之又少。一到集中營,他們就必須被篩選分類,家人開始被迫分離,有勞動力的在身上刺上刺青編號,據統計最多存活2年;而一些沒有勞動力的老人、小孩,還有那些縱使有勞動力的婦女,會因為失去孩子而哭鬧,增加管理的困難,則都全部直接送到毒氣室。

集中營裡面陳列很多照片,導遊特別介紹其中一張,德軍醫官面對一位白髮長者,手指著一個方向,那就是死亡的方向。照片中猶太人的神情看不出恐慌,因為德軍對他們說,旅途勞頓,先去洗澡吧!還提醒他們脫光衣服之前,要記得自己衣服掛在哪個編號的鉤子,以免洗完澡找不到衣服穿。為了讓他們心甘情願交出行李,還騙他們在自己皮箱上用白漆寫上姓名與出生年月日,避免有人姓名相同。這麼「貼心」的安排,可憐的猶太人沒有懷疑,交出自己的皮箱之後,那些皮箱就成了遺物。現在都陳列在玻璃櫃內,有堆積如山的鞋子、瓶瓶罐罐、梳子、鞋刷、鞋油,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還有重達2公噸的頭髮。

猶太人進入毒氣室被毒死之後,在送去焚化爐之前,所有身上值錢的東西都會被剝光,連嘴裡的金牙也不放過;女人頭髮被理下來,送去德國加工紡織做成布料,用來作為軍毯和德軍軍服的保暖裡襯。誇張的是有些毒氣室外還有設置「觀賞孔」讓納粹長官來參訪時可以看過程。「我忍不住想,那些德軍,到底知不知道,穿在自己身上的,是一件一件的冤魂?」

那麼多的屍體,誰來搬運處理呢?當然是集中營勞動的猶太人。據說他們甚至會搬運到自己認識的親人朋友;更可悲的是不久之後,這些搬運屍體的猶太人,也一樣會步上死亡之路。集中營內也有醫院,並非醫療看護,而是用來做不人道的人體實驗。「這座集中營可以說是刑場,是墳場,也是煉獄。」

參訪的最後一站是毒氣室,也是讓呂秋萍最震撼的地方,那是一條「T」字路,路的盡頭是一座絞刑台;右轉是天堂,那是集中營最高指揮官的宿舍,他的一家人包含5個孩子,其中有一個還是在這裡出生,一起住在這裡;左轉是地獄般的毒氣室和屍體焚化爐,天堂和地獄相距不到100公尺。「我實在無法想像,這一家人是如何天天面對屍體焚化冉冉上升的白煙。」戰後,最高指揮官回到德國,遭逮捕後被判絞刑,遣回此處集中營,就在其住處和毒氣室中間的絞刑台被執行絞殺。


生與死的交叉點,往左走、往右走,是地獄與天堂的天壤之別。

面對歷史懺悔獲得救贖

在集中營,許多讀過的歷史具象化的呈現在眼前,很多名詞,變成活生生的劇本,真實上演。走出集中營,呂秋萍深刻地體會「納粹」這二個字,對歐洲人、猶太人是何等的傷痛,對德國人又是何等的恥辱,即便德國現在是歐盟的老大、是世界的強權,也無法改變歷史的評價,無法撫平傷痛。難怪導遊拜託大家,不要說是「波蘭集中營」,因為這是世界之恥。

參觀完集中營,讓人更能體會「華沙之跪」的歷史意義。1970年12月7日西德總理威利·勃蘭特在波蘭華沙對猶太人死難者紀念碑敬獻花圈後,突然雙腿下跪,向二戰中無辜被納粹殺害的六百萬猶太人表示沉痛哀悼,並虔誠地為納粹時代的德國認罪、贖罪。當時的德國總統赫利也同時向全世界發表了著名的贖罪書,表示勇於承認錯誤,及面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勃蘭特這一跪,不但沒有矮化德國的國際地位,反而為德國贏得尊嚴,並且淡化當時飽受納粹戰火之人內心的憤怒與仇恨,勃蘭特因此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因此有人說:跪下的雖然是西德總理,站起來的卻是全新的德意志民族。


克拉克夫舊城區是波蘭境內保存最完好的歷史城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善惡一念間聽從良心抉擇

對比下午參訪的克拉克夫古城,在波蘭被德國、俄國和匈牙利瓜分統治時,因為佔領克拉克夫的奧地利沒有進行破壞和屠殺,讓這座曾經是波蘭首都的中世紀的古城,得以保存到現在,成為世界級的文化遺產。同樣是上位者的一個決定,卻是天堂地獄、天壤之別,就像集中營照片中的醫官,一個念頭、隨手一指,就決定是生?是死?由此呂秋萍更加明白師父太極門掌門人洪道子博士的堅持,為何要馬不停蹄的奔波,參訪世界有影響力的元首、領導人,只要他們在做任何決策時,願意讓良心作用、起了善念,就能造福千萬生靈,否則,一念之惡就會像希特勒導致生靈塗炭。縱觀2022年2月24日開始的俄烏戰爭,乃至歷史上的每一場戰役,那一場不是因為少數人的一念之間所引起?

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可以直接左右戰爭的人,卻都是可以讓世界變得更好的人,只要在做每一個選擇、每一個決定的時候,願意讓良心發揮作用、願意傾聽良心的聲音,就會做出正確的決定,所以為什麼師父帶領世人開始推動良心時代運動,積極向各國推動良心文化,因為只有人人本於良心,才能跨越錯綜複雜的形勢、利益與執念,而真正看清問題、解決問題,救己進而救人。

戰後出生的呂秋萍,全然無法體會戰爭的可怕,更無法體會生命如螻蟻的悲哀,這次的俄烏戰爭及日益緊張的台海情勢,是呂秋萍有生以來距離戰爭最近的一次。因戰火流離失所的人群,他們何嘗想過一夕之間家園全毀,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挽回。

呂秋萍感恩師父的引領走上國際推動愛與和平,在呂秋萍沒有經過任何可怕的經歷,甚至還一知半解、不知不覺時,就在為自己、為世人鋪造安全、光明的未來。唯有人人回歸良心,人類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記者賴恩如/綜合報導】

相關報導

【寰宇見聞01】讓世界看見台灣 百國推動和平文化

【寰宇見聞02】請總統鳴鐘 平息戰火擁抱和平

【寰宇見聞03】良心護衛人權 14歲少女記錄台灣正義之戰

【寰宇見聞04】科技人心觀察 東歐的美麗與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