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擬組執政聯盟 內塔亞胡面臨政權保衛戰

以色列政局出現重大變化!新右派領袖班奈特(Naftali Bennett)30日表示,會與中間派反對黨「未來黨」(Yesh Atid)合組執政聯盟,有望終結右翼總理內塔亞胡 (Benjamin Netanyahu)縱橫以色列政壇12年執政。

以色列今年3月23日舉行兩年內第四度的國會大選,在以色列疫情解封與加薩戰爭開打前夕。但依舊沒有任何政黨能掌控過半席次,總統李佛林提名內塔亞胡籌組內閣,不過一直到5月初,內塔亞胡的保守派聯合黨(Likud Party) 未能組閣,最大反對黨「未來黨」領袖拉皮德 (Yair Lapid) 獲委任籌組政府,將在6月2日午夜前完成組閣。若組閣成功,班奈特將會與拉皮德輪流任「團結政府」總理,各做兩年;若組閣失敗, 以色列可能要再次舉行大選,那將會是以國2年內舉辦的第5次大選。

現年71 歲、面臨詐欺和賄賂等數項指控的內塔亞胡曾於1996年到1999年擔任總理,之後又從2009年任總理至今。他試圖向包括班奈特在內的幾個前盟友提議一項權力分享協議,只要班奈特等右翼回鍋支持內塔亞胡,內塔亞胡就會在頭兩年執政後(避過貪腐官司的訴訟),把剩下的總理任期交給班奈特等人「平分執政」, 以阻擋在野黨組閣成功,而能持續掌權。

49歲的班奈特是美國猶太人的歸國後代,年輕時他曾在紐約創辦軟體公司而成為億萬富翁。回國從政之後,他一方面在內塔亞胡身邊學習,擔任他的幕僚長,一方面也積極形塑他的政治形象。他在經濟與內政上,主張保守派的新自由主義,但不支持猶太教過度干預以色列政治與司法,也在同性戀權益、性別平權問題上抱持相對進步的邏輯;但其最大的選票連結與政治號召,卻極度著重在限縮國家的統一認同,並主張「不擇手段」的守護以色列國家安全。最爭議的政治主張,即是「全面放棄以巴兩國方案」,全面性地封殺巴勒斯坦人的獨立建國。

拉皮德可能籌組成功的新政府將包括中間派甘茨(Benny Gantz)的藍白聯盟(Blue and White),以及前盟友薩爾(Gideon Saar)的新希望黨(New Hope Party ),極右派「以色列家園黨」(Yisrael Beitenu)、工人黨(Labour)和社會民主主義路線的梅瑞茲黨(Meretz)也將加入該聯盟,但它還需要猶太屯墾區的倡導者,以及巴勒斯坦裔的以色列議員們的支持,不過,這項結盟安排仍須進行確認投票。內塔亞胡指拉皮德與班奈特合組的政府將會削弱以色列,危害國家安全。【記者 林曉明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