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部「蝴蝶誌」中英雙語面世 鳳蝶、粉蝶先登場

春天百花盛開,正是蝴蝶訪花之際,農委會林務局也推出台灣首部「蝴蝶誌」,以科學研究精神,將每種蝴蝶交代清楚。台灣全島面積約3萬6000平方公里,僅占世界陸域面積的萬分之2.4,已記錄蝴蝶種類高達380種,高於面積為台灣10倍、蝴蝶種數僅214種的日本,直追面積為台灣213倍、蝴蝶種數435種的澳洲,台灣蝶類的多樣性由此可見。

另一方面,台灣無論民間或政府部門,出版過不少蝴蝶圖鑑,但提到蝴蝶誌,卻是第一次。分年編纂的《台灣蝶類誌》(Butterfly Fauna of Taiwan)預計出版五卷專著,首部曲同時推出鳳蝶科、粉蝶科兩冊,全書以中英對照呈現,由林務局與台師大生命科學專業學院教授徐堉峰團隊合作,完整論述台灣國境內蝴蝶的特徵、分布及學名演變,再搭配具明確辨識的圖片及文字說明,提供學界與研究人員有關蝶類科學分類基礎與依據。

徐堉峰解釋,「圖鑑」(guidebook)以科普推廣為主;「植物誌」(flora)或「動物誌」(fauna),則是科學著作。兩者雖有部分重疊,也都使用圖文呈現物種,但出發點不同。

圖鑑的目標是引導一般大眾入門,必須圖文並茂、引起興趣,幫助讀者物種辨識;誌則詳盡地將過去的學名、同物異名、異物同名都交代清楚,細部構造也要呈現,相形之下顯得生硬。「蝴蝶誌可視為進階版,提供蝴蝶愛好者更進一步認識蝴蝶生態的機會!」

林務局指出,台灣在全球蝴蝶棲地的特殊性,深具學術研究、生態保育及教育推廣價值。中英對照的台灣蝴蝶誌出版後,已經寄到48個國家博物館,更不乏外國圖書館來信詢問,再度以保育成效做外交。

徐堉峰表示,這系列專書記錄對象包括原生種蝴蝶、滅絕或疑似滅絕的蝶種;外來建立族群、歸化的蝶種、穩定發現的蝶種;至於百年來訪一次、留下紀錄的蝶種,則以文獻資料補充。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蝴蝶中文名也進行一些修訂。每個物種都有拉丁文命名的學名,全球通用。相對於學名,徐堉峰認為,中文名並不重要,尤其他從小就接觸蝴蝶,見證蝴蝶名字的更迭,見怪不怪。但台灣蝴蝶誌中文名仍有些邏輯可循。

徐堉峰認為,台灣社會關注蝴蝶起步晚,尤其1986年,《台灣蝶類生態大圖鑑》的出版,使得台灣社會開始注意蝴蝶。這本書是翻譯講談日本學者社濱野榮次的書,讀者對書中的蝴蝶名的印象根深蒂固。只是,書中的蝴蝶名難免過於日本本位。

【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