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具往海裡丟!研究:全球15大水產商無一是模範生

漁具佔了海洋塑膠廢棄物七成,原來事出有因!一份新研究分析了全球前15大海產公司的捕撈設備與方法,並將他們依表現好壞歸類至五個等級,結果發現沒有一家公司可以排入前兩級。也就是說,這些大公司沒有一家可稱為「模範生—最佳實踐」,或是第二級的「達標者—最佳整合」,將負責任處理漁具納入營運政策。

調查發現,只有三家公司——楊氏海鮮、美國三海(TriMarine)和泰聯水產(Thai Union)——制定了遺失和丟棄漁具相關政策。而美國最大海產公司之一的巨蜂水產公司(Bumble Bee Seafoods)也屬於「改變證據有限」這個等級。

進行這項研究的英國「世界動物保護」組織(World Animal Protection,WAP)呼籲英政府修改其1月份制定的25年環境計畫,以減少海洋塑膠污染。WAP也向超市施壓,向漁產供應商要求不得將塑膠和尼龍網、線等漁具棄置海中,因為這些漁具可能需要600年才能在海水中分解。

WAP解釋,發生強烈風暴時,漁民可能被迫放棄價值數千英鎊的裝備。但是大部分幽靈漁網來自非法捕魚,因為這些違法作業船隻往往來去匆匆避免被發現,更可能放棄漁具,而且他們不使用有標記的裝備。

WAP表示,全世界不可生物降解的塑膠和尼龍幽靈漁網殺死數百萬隻魚類,導致部分魚種數量的下降高達30%。除此之外,還有超過10萬頭鯨魚,海豚、海豹和海龜遇難。超過七成海洋野生動物被人造物糾纏的案子是塑膠幽靈漁具造成,如龍蝦籠。

WAP的這份報告「海浪下的幽靈」指出,幽靈漁網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的可能性是其他所有形式海廢加總的四倍,而海中的可見塑膠廢棄物,70%以上與捕魚有關。

愛爾蘭海岸80%海豹消化道中殘留有微塑膠。另有研究發現,鯨攝食下的各種碎屑中,塑膠佔69%。其他研究顯示,鯨魚被人造物纏住的案件中,幽靈漁具佔98%,而北大西洋鯨有82%至少被纏過一次。

此外這份調查也指出,在東北大西洋一個深水漁場,每年有2萬5000個漁網被遺失或拋棄。「即使在特定小範圍內,幽靈漁具的數量也可以高得驚人。例如佛羅里達礁島國家海洋保護區內就散佈著約8萬5000個幽靈龍蝦籠和蟹籠。

WAP發現,企業責任調查的平均得分僅為22%,不到一半有效地解決海洋垃圾或廢棄物糾纏的問題。【新聞來源:環境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