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研院:景氣至7月仍無虞 下半年見風險

全球景氣正逐漸復甦,各國央行貨幣政策也由緊縮邁向寬鬆,但台灣經濟成長腳步似乎有跟不上國際現象;根據商業發展研究院最新公布「商業服務業景氣動向分析與預測」顯示出,台灣商業服務業景氣持續緩慢上升至今年7月,但景氣循環指數卻是「龜速」爬行,下半年應採取較高的戒備,並做應有的努力。

商研院指出,商業服務業整體景氣動向中的「同行指標綜合指數」由去年12月的99.77,持續緩慢爬升到今年7月的99.85。 同時,商研院依「循環指數」觀察到本次景氣循環波動程度最令人擔憂值得警惕的是,2017年1月的底谷指數為99.44,此為2008年金融海嘯循環指數急速下跌衰退程度最淺的一次,但其復甦速度卻呈現極其緩慢,實際值至去年12月整整11個月,平均每月才上升0.03。

對此,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示警,景氣循環波動不論在預測或估值,至今年7月歷經18個月指數才達99.85,平均每月才上升0.0228,顯示出景氣尚未恢復正常水準前,復甦上升步調就先緩慢落下。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內需不振、物價飆漲;據景氣循環預測小組組長彭俊能分析指出,台灣去年出口呈現二位數成長,不過,由商業服務業景氣動向觀察,國內消費及內需市場卻沒有跟著大幅提振,反而基本民生消費品(衛生紙、外食)價格飆漲,這無疑讓台灣低薪的坑洞愈來愈大。

彭俊能更進一步指出,倘若物價上漲,央行即可能採取升息,但真正的問題是薪資不漲、內需消費不振,但升息效應是民眾貸款買房子壓力變得更大、企業承擔更高的資金成本,利潤變薄,加薪就更難,這是環環相扣的,經濟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

許添財稱,這是整體經濟結構的體質沒有真正恢復提升所導致的「低度均衡」的現象,呼籲政府相關部門要對下半年提高戒備並做應有的努力。【記者 許經國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