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30年 蔡總統:現在正是改變的契機

蔡英文總統今天(26日)出席「兩岸交流30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開幕,總統重申政府「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老路,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的原則,再次呼籲兩岸領導人應秉持圓融、中道的傳統政治智慧,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為兩岸人民創造長久的福祉,永遠消除敵對及戰爭的恐懼。

總統表示,政府1987年11月開放老兵返鄉探親,兩岸關係從此邁向和平的歷史新頁。從撫平兩岸親情的傷痛開始,兩岸的接觸不再是禁忌,也促進兩岸人民的往來、認識和瞭解,包括經濟、社會、文化、體育、學術等多面向的民間交流。從1987年到現在,台灣民眾到中國旅行已累計將近一億人次,對岸人民來台也高達2400多萬人次,經由金馬小三通往來的,累計更超過1700萬人次。以人民為核心的兩岸往來交流,為30年來兩岸關係從敵對走向和平發展,做了最佳的註解。

政府從1991年先後成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及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並制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後,兩岸的往來交流,逐漸進入到半官方及官方的層次。1992年,我方和對岸進行香港會談,開啟了兩岸制度化的協商,包括1990年代兩次廣受注目的辜汪會談,及2008年到2016年兩岸簽署了23項協議。民進黨政府不僅尊重歷史事實,也概括承受兩岸已簽署並完成立法程序的各項協議。

總統指出,執政者必須以全體人民的利益作為施政的原則。雖然目前兩岸關係面臨一些不確定性,但維持兩岸和平穩定與發展是最高共識。「善意不變、承諾不變,不會走回對抗老路,也不會在壓力下屈服」,是我們處理兩岸關係,一貫不變的原則。

中國剛剛完成19大,進入另一個全新的執政階段,現在正是一個改變的契機。總統再一次的呼籲,兩岸的領導人應該放下歷史包袱,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展開良性對話,造福兩岸人民,為兩岸人民創造長久的福祉,並且永遠消除敵對及戰爭的恐懼。【記者 黎明曉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