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喋血校園暴力事件 檢視校園霸凌防治問題

去年(2023)年末一起校園喋血暴力事件震驚全國。據報導,新北市有一15歲楊姓國中男學生12月25日中午遭同校郭姓學生持彈簧刀刺傷頸部、胸部共10刀,傷及要害,導致楊生送醫急救2天後仍告傷重不治。此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到底我國的青少年是怎麼了? 怎麼會被人教唆,僅口角爭吵就引發喋血殺人事件?讓在學學生家長甚為擔憂。

就已公布數據來看,從2017年至2021年校園霸凌事件通報,最多以國中確認霸凌855件,其次國小321件,高中244件。從2016至2020年公布涉及校園霸凌人數(包含加害者及被害者)平均人次是國小837人次、國中644.4人次,對比總國中小學生人數,台灣校園暴力平均發生率是萬分之8.8,國小是萬分之7.1,國中為萬分之10.5。但,兒童福利聯盟2019年針對家長調查,一年內曾遭遇霸凌的孩子高達2成4,較官方數字高出許多。

台灣校園霸凌通報件數,這幾年來看大約僅有2成為確認案件。人本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馮喬蘭說:「就算不成立霸凌,不代表學校不用做事情,只要有通報,輔導體系都要處理,避免偶發的霸凌事件變成持續。」這是需要教育體系與社會共同關注的議題,更需要對策。

依教育部《校園霸凌防制準則》,當學校受理申請後,應於3日內召開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會議,開始處理程序,並於受理申請之次日起2個月內,由防制校園霸凌因應小組處理完畢。像這次發生的暴力事件已經是致死命案,校方無法處理,但是否在事前就先行觀察及有相關的措施得以預防憾事發生?值得省思與認真看待。

此案凸顯當前孩子品格教養與管教等問題,根據國教行動聯盟的呼籲,主管機關切實檢討目前曝險少年輔導機制成效不彰問題。聯盟強調需要恩威並施以有效地進行管教輔導。近年來,學校教師和行政人員經常抱怨「有責無權」、「動則得咎」,由於政府和教育主管機關在修法時過於強調個人權利,導致「管教權被弱化,成為校園安全最大的隱憂」。此時,國外成功經驗O 非常值得國內參考。

校園霸凌防治最優秀的地區為北歐國家,芬蘭霸凌率只有1%,而全球大約5%。美國校園霸凌率高達30%以上。全世界都在想盡方法,降低校園霸凌事件發生,然而芬蘭卻成功降低校園霸凌50%,成效顯著。

 KiVa是芬蘭最受歡迎的反霸凌計畫,稱為「奇娃」(KiVa),有九○%的芬蘭學校都在執行;在芬蘭語中「奇娃」是「反霸凌」的意思,發音和芬蘭語的「善良」很相近。乃以預防的方式將霸凌情境加入教程中,透過角色扮演,決定加害者、被害、保護者及旁觀者等角色,尤其是教師不在場時的情境,。結束後,老師會給予回饋,透過情境模擬,體驗每個角色的情境,尤其是大多數是旁觀者,若旁觀者都是冷眼旁觀,或是群起抗衡,相信霸凌的結果一定不一樣。除了學生與老師的參與,家長也可以共同參與。

在情境中,可引導學生同理心及共情,引導自身角色定位及思考自身對應的情感,尤其是旁觀者的角色,根據Kiva計畫的研究得到重要結論,就是關注旁觀者是成功預防欺凌的關鍵。KiVa在關注老師的同時,更關注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明白自己要如何選擇何時做及如何做。 

當霸凌事件發生時,可能由學校主動發現由工作人員主動了解,另外一種情況就是由學生通報,他們可以填寫一個表格將事件填入,老師會將表格放入特別的資料夾,後續由老師或是受過訓練的高年級學生來處理。後續會召開會議,讓校方、雙方同學及高年級學生說明表述自己的想法,老師會請雙方互相檢討,還有再次類似事件發生時,要如何處理? 校方並非一昧處罰,或是逃避不受理。這個過程的重點是由雙方一起想出解決方法,並承諾後續的解決方式,校方會將此紀錄詳實保留。

芬蘭自2009年實施KiVa方法後,校園霸凌事件明顯下降,也幫助了受害者的身心健康狀況,甚至改善其學業成就。高達90%學校,約1500所學校均使用KiVa,一項涵蓋117所學校的大型隨機對照試驗表明,KiVa將欺凌行為減少了20%。除了芬蘭,世界上其他19個國家也在推廣該項目,包括美國、德國和英國等。

如在英國,英國學校因有疏漏會被追責;如在德國,德國學校可以送學生到「不良少年管教部門」進行強制管教;再以澳洲為例,如果發生霸凌事件是由警方介入調查,家長學校是沒有資格私下協商解決的。接著是NGO介入,專業的NGO會為被害者提供心理輔導和必要的保護,最後,法院介入,法院會提出保護令,避免二次傷害,並給予施暴者適當的處罰,若是未成年人則以勞動代替拘禁;如在美國,美國校警可以帶槍逮捕犯人;台灣到底要如何落實預防措施,發生事件時要如何確實受理,避免再犯,以免遺憾事件一再發生,是不容忽視的。

培養身心健康的孩童,從自信心的養成,不以暴制暴,學習愛他人也愛自己,並明瞭自己的人權是否被侵犯的認知,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如玩鬧與霸凌的界線模糊,自我安全感難以建立,導致封閉自我害怕與人群接觸,這些都是不樂見的情形。真誠待人,但懂得保護自己,心懷良心,不助紂為虐,勇於站出來,但面對危險時能適時保護自己。這些課題,不是只有學校與老師的功課,而是從完善的社會制度,良好的校園環境,用心觀察的師長,良善的風氣是需要被經營與創造的,一旦兇惡的霸凌之氣凌駕於良善之氣,暴戾難解,人人自危,那如何創立安全的學習環境?

我國在整體的治本之道尚未完善前,對於霸凌暴力事件發生後,師生的心理復原需要專業人員介入規劃療程、治癒創傷外,亦可商請警政機關或律師到學校宣導相關法律常識,至少先讓學生們了解,每一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犯了錯、違了法是要付出代價的,當可發揮一些治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