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資訊爆炸時代 新聞自由面臨更嚴峻的挑戰

新聞自由乃公民基本權利之一,是社會進步的前提,新聞工作者和媒體組織在追求和報導真相、監督政府作為,並為大眾導引和告知訊息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對現代社會影響很大。新聞工作者負有本於良心捍衛思想與言論自由、追求事實真相等普世價值的使命。

新聞之所以影響群眾的力量

人者心之器。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新聞裡其實隱藏了很多心理操作,社會心理學常見的「從眾」就是最常被運用的,例如新聞報導說某間超市的雞蛋被搶購一空了,隔天就會發現有更多超市的雞蛋也被搶光,真的去買的人都缺雞蛋嗎?也許不是,只是被 「從眾」 影響了,這類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新聞的傳播同時也深深影響著人民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很重要。根據近期美國心理學會(APA)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的研究,每日關注政治新聞的壓力會對人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產生負面影響。研究人員在3週內與811名參與者重複驗證這些結果,這些參與者不僅包括主要黨派,也有隸屬於不同政黨或無黨派的人。在第2組實驗中,研究團隊要求參與者觀看收視率最高的自由派和保守派新聞節目的政治新聞片段。研究人員發現,觀看政治新聞影片的參與者比觀看中立、非政治新聞影片的參與者經歷了更多的負面情緒。

因此,新聞自由對一個民主社會的資訊供應背負著十分重大的責任,但自十九世紀末「黃色新聞」興起後,新聞業者為追求商業利益而出現大量腥羶色的報導,喪失了其原所應具備的教育、監督和決策的功能。因此1947年美國新聞自由委員會發表「社會責任論」的說法,其中主張在維護大眾知的權利之下,新聞傳播事業應享有自由,但在其與個人隱私、或國家安全之間有所衝突時,仍要在民眾知的權利和社會責任之間,做出明智的劃分和抉擇。而新聞媒體在擴張為龐大的新聞組織的同時,也應顧及新聞道德,除應在報導中做到客觀中立外,也應思考什麼樣的新聞是民眾所「需要」的,什麼樣的新聞將造成對社會長久的負面影響。

後真相時代 閱聽眾如何思辨?

科技改變了人類的生活,也改變了新聞的生態,網路與資訊互聯網提供了個人發聲的多元平台,導引人類步入了「後真相時代」。根據牛津字典的定義,「後真相」(post-truth)這個詞指的是,「在公共輿情討論上情感訴求與個人觀點勝過客觀事實的現象」,簡單來說就是個人主觀感受勝於事實。老練的溝通者(communicator)很懂得如何利用真相的繁複面貌操弄真相,以便塑造對自己最有利的面貌,假新聞的製造者也是利用這點,來達到他們想要的目的,閱聽大眾應懂得排除意圖誤導的陳述,才能獲取最值得相信的真相。然而,對一般閱聽大眾來說,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是新聞機構、媒體業者與新聞工作者卻有能力與資源可以追蹤、探求真相,並向社會大眾報導,尤其政府新聞單位,更應負起打假新聞的責任,把真相還給人民。

當今假新聞充斥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推動人們要學習去判斷新聞的真假,更重要的是,千萬不要被利用,成為假新聞的散播者。有人說,真相切一半也是真相,只是有些不說而已。尤其是網路時代,每個人都可以成為「鍵客」,訊息在同溫層流轉,真相往往被碎片化,然後被選擇,或被加入個人情感、立場所扭曲了,那麼,切一半的真相還是真相嗎?相信許多民眾都有在網路悠遊耙新聞的經驗,應該會發現這樣的現象。進入大選年,各電視台的政論節目比對一下,不難發現常有立場決定真相、雄辯勝於事實的現象,名嘴們總能從碎片化的資訊中找到支持自己論點的「真相」,要如何思辨而找到事實真相的全貌?在在考驗著聽眾的智慧了。

人民有追求真理的權利,新聞自由可提供社會大眾較充分之資訊,是一個民主國家必要具備的,因為它可以讓權力接受監督,使在位者在參與政治決策時作出較正確之決定,以致民主政治之運作能較為健全。在新聞自由的保障下,人民才可以實現自我,才有機會有創意的思想和培養獨立思考,要保護所有媒體表達自由的同時,還是需要考慮到合法性,正當程序和人權,才能讓新聞事業興旺發達,在數位時代朝著更好的報導、平等人權、媒體安全邁進。但因人性心理使然,後真相的真相往往不是由證據來證明,而是由聽者的價值與信仰來決定。由於每個人的價值觀與信仰不同,若能守住良心,正確的人權觀與尊重原則,實踐人人享有世界人權宣言與憲法所保障的自由,不管是媒體人或是任何表達言論的人,都應該要秉持著良心,表達出真的、善的和好的內容給世人,身為廣大閱聽眾也是維護社會公義的一環,不要被 「從眾」 心理影響了,要能藉由筆刀舌劍維護人權,實踐社會公義,得以彰顯新聞自由真正的效益,讓新聞自由帶給人們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