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稅追追追》國稅局擠檸檬汁 稅官課稅荒腔走板引爆強烈民怨

 

屏東縣檸檬運銷合作社於87年由政府輔導成立,91年自創「檸檬王子」品牌成為台灣檸檬的領導品牌,93年成立台灣策略聯盟,設立檸檬外銷供果園,通過『吉園圃』安全蔬果認證標章。設立『農藥殘 毒快速檢測站』,成功開發「黃金檸檬」,計劃逐漸開拓外銷市場。

而合作社販賣瓶裝檸檬汁,被國稅局屏東縣分局課新台幣2500萬元的稅,合作社的盈餘都用於擴充設備,對檸檬產業的穩定與農民都有幫助,如今卻被課稅,實在不公道。為避免檸檬滯銷,合作社將過剩的檸檬製成瓶裝檸檬汁販售,100年被人向國稅局檢舉,合作社的檸檬汁賣給一般飲料店卻沒開發票。國稅局追查後,追繳5年的營業稅、營利事業所得稅,加上罰金,檸檬運銷合作社需繳2500萬元的稅金。30多名檸檬農曾經到縣議會定期大會上陳情,農民表示,運銷合作社依規定本來就不用課稅,國稅局向合作社課稅,等於是向農民課稅。

合作社被課稅「太沒有道理」,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應站出來替合作社發聲,這幾年各項水果都發生滯銷,只有屏東的檸檬沒有滯銷,就是將過剩的檸檬製成檸檬汁販售的功勞。檸檬運銷合作社以機械作業裝瓶檸檬汁販售,而非人力裝瓶,依規定須課稅;而且是向農民以買斷方式現金交易,不屬於共同運銷型態。

合作社盈餘都用於擴充設備,也對檸檬產業的穩定有幫助,被課稅並不公道。遭國稅局追討5年營業稅和營業所得2500萬元,引發農民不滿抗議,官員說手工擠檸檬汁不課稅,機器擠要課稅;國稅局向已經跟欠稅公司毫無關係的前任負責人追繳300多萬元稅金,只因負責人死亡,找不到人追稅。

國稅局追稅手段荒腔走板,引發強烈民怨,說到稅單核課流程,已退休公務員鍾小姐透露,稅務機關通常用財稅資料中心電腦交查下來的課稅資料為依據,照理說需一一查明實際情況才能發稅單,但在財政政預算緊張的情況下,為稅收的目的,很多主管們就會說,不用查反正先發單,民眾有意見再說。收到稅單的民眾,怕麻煩的乾脆就繳錢了事,有人不服提出質疑的,稅務人員會要納稅人自行舉證,民眾拿出來的文書,稅務人員又會用各種理由不予採信;民眾走上救濟之路又被官官相護的制度、不懂稅法也不自為判決的法官、違法稅單萬年不死,逼上永無止境的輪迴夢魘。

稅務機關這樣的徵稅怪獸,除了人民必須要發出聲音之外,也要健全監督與懲處的機制,打破稅務人員開稅單「有權無責」、權力無限擴張的情況!

國稅局是徵稅單位理應自己去追查欠稅者,用證據依法向人民課稅,而不是把每個人民當檸檬一個一個的用力擠出檸檬汁,搾乾人民的生命財產,達到自己徵稅的目的,稅官荒腔走板課稅是會引爆強烈民怨的,這樣的政府人民是不會支持的。

廣播類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