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不對等的核四公投

車諾比事件、日本核災的恐懼深植人心,台灣核四廠到底該不該停建?要不要停建?能不能停建?引起全國人民關注。行政院長江宜樺日前拋出「核四交付公投」後,就連林志玲、豬哥亮、小S、蔡康等過去不曾與聞政治社會議題的演藝人員,都紛紛現身表態反核,一時間,反核之勢似乎沛然莫之能禦,相較於當年林義雄反核四苦行,形單影隻,踽踽獨行,不可同日而語!但執政黨敢於丟出這樣一顆震撼彈,絕對是經過政治精算,核四公投的結果,恐怕不是反核及環保團體所樂見的。

而執政黨的如意算盤,也很快就被環保、反核團體識破了。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公民監督國會聯盟、滿野心足生態協會、綠黨等近10個環保與反核團體,2月26日在立法院外聯合召開記者會,表達強烈不滿,質疑馬政府是在推卸政治責任,要求先停建核四,停止編列或刪除核四預算,並修正公投法。為了持續給政府施加壓力,3月9日的反核遊行將「照樣上街」。

馬政府支持續建核四的態度毋庸置疑,而它之所以敢拋出公投,必有蹊蹺,而其中隱藏的第一個陷阱就是「公投門檻」。環保律師詹順貴即指出,按現行公投法規定,投票人數須達總投票人數的一半,大約900萬人,並且有效票超過半數,才算通過。公投案沒有和明年七合一選舉綁在一起,要讓900萬人出來投票,困難度相當高。如此一來,執政黨就得以順理成章續建核四。

若再對照歷年立委及總統大選總投票率,即不難發現馬政府究竟在打什麼算盤。立委選舉總投票率自從1997年首次跌破70%後,之後就一直徘徊在60%-70%。而迄今歷次總統大選,總投票率最高的是2000年的82.69%,最低的一次則是去年(2012)的74.38%。換言之,台灣選民中大約有25%-30%是「打死不投票」的,扣掉這些人後,馬政府只要爭取到了20%-25%選民的支持,即可否決其他相對多數選民的意見。

至於政府如何「爭取」支持,這就有玄機了!首先,被批評最多的一招是「資訊不對稱」。例如,一直以來,政府不斷「教育」民眾核電是最便宜的一種發電方式,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政府所說的核電成本,絕對不包括核電廠退役後所需的處理費用!原因之一是,咱們政府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核廢料!所謂「低放射性」廢料至今仍違約存放在蘭嶼(按合約早就該遷走了),至於高放射性廢料就只能就地放在各核電廠中。扁政府時曾計畫將核廢料運往北韓,不料消息走露,在國際強大壓力下,計畫被迫中止。再者,政府也沒告訴民眾核廢料儲存仍有高度危險性。而就在這時,美國一處名為「漢福德」的核廢料儲存廠,剛好發生6座儲存槽輻射外洩事件,除污費折合台幣要花上3974億!

政府沒有對老百姓說實話,那就算了,更可惡的是,它還語帶恐嚇。例如,之前政府一再強調核四不續建,電價要漲4成;而近日的2月27日傳出的消息更是驚人:不管建不建核四,電價都會漲7成!兩種說法完全自相矛盾!而江宜樺院長也在3月1日表示,政府推出「油電價格合理化」政策,是為了「因應世界情勢」。但他沒告訴大家的是,台電和中油購煤、購油是多年前以期貨固定價格購入的,與短期國際油價波動根本無關。而即便長期國際油價看漲,政府選在這時候三番兩次油電雙漲,不無給反核團體「下馬威」的味道,警告意味十足。

這已經不是資訊對不對等的問題了,而是武器根本不對等!除了3月9日上街抗議之外,老百姓又能拿政府怎樣?對於凱道上幾乎無日無之的請願、遊行和抗議,政府又為民眾處理過了哪一件?還有,別忘了,現在政府可是媒體最大的廣告業主,它還可以透過置入性行銷「製造輿論」,馬政府究竟將人權至於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