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就業問題牽動社會安定,政府應妥速籌謀

備受全球矚目的2012年台灣總統大選總算塵埃落定。選前70多萬首次擁有投票權的青年選民也成為三位候選人的兵家必爭之地,由北中南30所大學學生會代表自發成立的「首投族國政觀察團」,選前於2011年12月28日舉行記者會發表青年政策請願書,指出「青年最重視的議題以就業居首,其次是教育;但77%認為政府改善青年失業率和低薪投入的努力不足,71%覺得政府10年來在教育資源公平的努力不足,73%認為政府創造就業選擇不夠努力。」其實就業與教育不僅是台灣青年的願望,也是全球青年共同關心的議題。

進入2012年不到一個月的期間,世界各地青年即發出怒吼。1月16日數十名來自西班牙、義大利及法國的示威者集結在聖伯多祿廣場示威,響應起源於2011年5月的西班牙「群情激憤」(Indignant)示威行動,不滿教廷坐擁巨資,於歐債危機中獨善其身;1月20日北非摩洛哥大批群衆抗議高達9.11%的青年失業率,國內大學生畢業沒頭路,聚集國會大樓外宣洩心中不滿,其中五名青年引火自焚抗議;1月26日數十萬埃及人在推翻前總統穆巴拉克的革命屆滿1週年當天,再次走上街頭抗爭,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後接掌權力的軍政府結束軍政統治,加快對前政權官員的審判。

猶記2010年12月17日,非洲北部突尼西亞的失業青年,開了茉莉花革命的先驅,導致突尼西亞、埃及兩國領袖相繼於2011年的1月、2月垮台。2011年1月底葉門的遊行持續至11月下旬,以司法豁免權換取總統交出政權而結束;敘利亞的反政府示威,遭到政府殘酷鎮壓,引起國際關切;11月中旬阿拉伯聯盟中止敘利亞的成員資格,至12月底聯合國稱衝突已造成5,000人多死亡。緊接著,2011年2月份利比亞強人格達費強力壓制示威活動,引發內戰後,格達費在10月自殺終於結束亂局。

2010年12月9日,英國議會批准從2012年秋季開始大學學費提高三倍,大批英國學生遊行,甚至攻擊英國王儲查爾斯王子的座車。2010年4月大選時,自民黨向全英學生保證,一定會反對上調學費,並逐步取消學費,但自民黨贏得選舉後,卻不認帳,學生們怒不可遏,誓言「盡一切力量,讓那些背信棄義的議員永遠不再有為人民服務的機會。」兩名學生更於2011年2月以此項議案有違歐洲人權公約為由,一狀告進法院。英國就業部部長克里斯面對五分之一的大學畢業生失業的窘境,不得不承認,年輕一代正承受著工黨政府決策失誤帶來的重擔。8月4日英國警察開槍打死一名黑人毒販,引發暴動,街頭觸目所及都是各色人種中看不見未來的失業青年,在一週之內就造成2億英鎊(3億2,300萬美元)的經濟損失。

2011年以來,世界各地憤怒的年輕人不斷的怒吼。3月26日南韓學生絕食抗議大學高學費,同時向國家人權委員會提出控訴人權被戕害,六月上旬大學生繼續秉燭靜坐示威。另五月份起,希臘青年受夠了政府擬出的緊縮計畫,聚集在憲法廣場上怒吼!5月15日,西班牙6萬名不滿經濟不景氣的青年和民眾走上街頭示威,抗議高達44.6%的青年高失業率,憂心大學畢業後處於打零工、失業的狀態,這項名為「群情激憤」(Indignant)的示威運動,已隨著歐債危機在歐陸多國蓄積極大動能。7月中旬,以色列民眾連續幾個周末,在首都紮營大規模抗議物價高漲,人數據報最高達40萬人。

9月17日,紐約近一千名青年組成的示威隊伍試圖佔領金融中心華爾街,抗議政府用納稅人的錢救助因貪婪而闖禍的金融機構,損及屬於他們的就業機會。這項以高學歷、低工資一代為主的運動,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全美各大城市年輕人的響應,10月15日全球各大城市開始串連,至今該項運動繼續延燒,方興未艾。
11月,美國紐約和加州的學生紛紛紮營在學校大樓前,抗議學費上漲;加拿大魁北克的學費40年來首次調漲,也因為時機敏感而引來20萬名大學生以罷課的方式抗議高漲的學費。自五月份歐洲青年聚集在各國廣場宣洩怒氣之後,他們就當場架起帳篷,甚至埋鍋造飯,顯示他們不善罷甘休的決心。旅美猶太人甚至發起“帳篷示威” 聲援以色列國內的示威活動。

2011年10月19日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在《2011年全球青年就業趨勢報告》中稱,整整一代年輕人正在遭受高失業率和工作條件低劣的重大打擊,全球失業青年成為迷失的一代,路透社記者則發現失望是許多年輕人的共同心情。歐盟國家的年輕人失業率為全球最嚴重,發展中國家的年輕人工資極低且從事危險繁重、朝不保夕的工作。報告指出,過去20年,中東和北非地區近四分之一的年輕人失業,不少年輕人找工作四處碰壁。這一群準備踏入就業門檻的青年成為經濟危機下裁員減薪的受害者,世界各國的青年失業大軍已經威脅社會的穩定。為了解決目前困境,國際勞工組織鼓勵各國政府協助青年自主創業,對雇用失業青年的企業減稅等。歐美政府也都從增加培訓,鼓勵企業招聘年青人下手,但是效果有限。

這一代的青年是歷史上受教程度最高,卻同時在就業上遭遇比父輩更嚴峻的生活挑戰,法國社會學家稱這群人為Generation Precaire,意思是賺的比他們的父母在二次大戰後賺的還要少。英國失業的青年中有10萬人領取救濟金已超過2年,還不包括126萬無法覓得正職的臨時工或兼職人員。英國政府下修經濟成長預估,一年比一年低,當局想要撙節開支,不得已拿退休金開刀,退休年齡從60歲延到66歲,導致33個公僕所屬的工會在2011年11月30日零點開始,發動30年來的最大規模的24小時大罷工,損失估計高達5億英鎊。

英國的情形正是各國的縮影,許多國家無力解決經濟不振的問題,企業信心低迷,公共部門不斷裁員,更創造不出足夠多,可吸收年輕人就業的工作。這一批青年失業大軍,有些人可能永遠無法就業,成為「無用的一代」 (unwanted generation)。企業更因為景氣不佳,寧可人力吃緊也遇缺不補,或者喜歡招收有工作經驗者,青年們只好在畢業前至少累積一次實習經驗,使得許多企業食髓知味大量招用無薪實習生,用完一批,再補進一批。據估計全美企業每年因此省下高達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590億元)人事成本。求職多年的大學畢業生在極有限就業機會中,處在很不穩定的非正規就業狀態,或靠地下經濟謀生,有人想往其他國家試試運氣,也只找到一些零星工作。

2011年11月3日美國聯邦人口普查局報告證實,現有40%大學畢業的年輕人回家與父母同住,成為“還巢”的孩子(bomerang children),而且,這股風氣正逐漸擴散。美聯社根據這一分報告分析,65歲以上老人為戶主的美國家庭凈資產是35歲以下中青年為戶主家庭財富的47倍。老年和中青年之間財富差距達到歷史新高,全球老齡化的趨勢讓事情日形惡化,許多國家的年輕人受到年長工作者所形成的階層擠壓,年長者也因為政府延後退休年齡,被迫持續佔有好工作的時間,並在退休時領取豐厚的養老金,加重年輕人未來的負擔。

為了改善青年的困境,2011年11月英國政府宣布,從2012年四月起,三年內要投入總額十億英鎊的青年就業計畫,以各種獎勵及補貼方案,鼓勵企業主雇用年輕人,希望提供約41萬個工作和實習機會。歐巴馬也在2012年1月5日推出一項新的青年暑期實習計畫,預計在今年夏季為青年人提供約18萬個有薪的和無薪的實習機會,並計畫在未來數月,透過「暑期工作+」計畫(Summer Jobs+),把暑期實習機會增加至25萬個以上,但是成效如何,猶在未定之天。世局所趨,各國終難置身事外,均應及早籌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