痠痛是「痠」還是「痛」?像是肌肉骨骼痠痛這類慢性痠痛往往難以有效被治療。為找出痠痛的真正原因,以對症下藥,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陳志成特聘研究員團隊,發現「痠」和「痛」,其實是不同的感覺(症狀),誘發痠的神經並非痛覺神經,而是「本體感覺神經」;痠覺神經的過度活化,才是組織酸化、...
環科

美國太空旅遊事業再寫新猷!藍色起源(Blue Origin)於當地時間(4月)14日上午9時30分完成一項全女性參與的次軌道飛行任務。6位來自不同領域的傑出女性搭乘「新謝波德號」(New Shepard)火箭升空,其中包含全球知名的歌手凱蒂佩芮(Katy Perry),...

韓國政府日前宣布,將全面投入研發一款全新型態的高速運輸系統,目標是在真空管道中實現列車以極速行駛。這項名為「Hyper Tube」的計畫,由國土交通部主導,與韓國鐵道技術研究院合作,預計於2027年完成核心技術開發。
「Hyper Tub被視為新世代交通突破,...

俄羅斯聯邦太空總署(Roscosmos)表示,他們以「聯合MS-27號」(Soyuz MS-27)運送的2位俄羅斯、1位美國太空人已經成功抵達國際太空站(ISS)並執行對接。自2022年2月間因俄烏戰爭致使美俄間的關係破裂,在兩國僅剩不多的合作上,航太飛行算是還在進行式中。
...

歷時約4天的極地軌道任務順利落幕,由4位平民太空旅客所組成的私人團隊,當地時間4日(台北時間5日)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乘龍號」(Crew Dragon)太空船成功返回地球,並順利落海,創下人類首次繞行南北兩極的太空飛行紀錄。
此次行動被命名為「Fram2」...

隨著生物人類學與演化生物學的進展,為人類特有的衍徵 (apomorphy) 提供一個寶貴的研究窗口,供研究人員分析人類有別於其他靈長類近親之處如:二足行走、腦容量、能使用複雜工具等,其中有一項常被忽視,但卻是區別人類與其他靈長類的顯著特徵就是一頭長髮。
...

臺灣大學昆蟲學系助理教授林柏安與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教授Gary Felton及哈佛大學教授Naomi Pierce團隊合作,研究探討環境中的化學訊息如何影響昆蟲的食性選擇(生態特化)與演化歷程,並提出 「顯著氣味假說」(Salient Aroma Hypothesis),...

臺南大學生物科學系團隊近期確認並正式發表一種來自西沙群島海域的深海等足類新物種,命名為「西沙深水虱」。該物種有別於2025年1月由新加坡大學在越南發現的「維達深水虱」,經分子分析與形態比對後,證實為未被記錄的新種,研究成果已於今年3月底刊登於國際SCI期刊《Biodiversity Data...

近期,人工智慧(AI)技術再度引發廣泛關注,OpenAI的圖像生成模型成功創作出與吉卜力(Studio Ghibli)動畫風格相似的作品,迅速在網路上掀起熱潮!這些圖像細膩且富有童話色彩,讓許多動畫愛好者驚嘆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與創意潛力。
社群媒體平台上,...

科技巨頭蘋果(Apple)公司正全力開發一款基於人工智慧(AI)的健康管理功能,目標是為使用者提供更個人化的醫療指導。這項技術將深度整合Apple Watch的生理數據監測,並協同專業醫療建議及生活管理指引,預計最快於明(2026)年春季推出。
這款人工智慧助手的主要功能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