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科

日本科學家首次在國際太空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成功培養老鼠胚胎,且正常發育。這項研究顯示,即使在重力幾乎為零的微重力下,人類還是有機會在太空中繁衍後代。

據外媒報導指出,科學家曾在微重力(0G)的環境中,將鱂魚、蠑螈孵化的例子,不過...

蘋果(Apple)公司宣布,將於美西時間10月30日下午5時(台灣時間10月31日上午8時)舉辦今(2023)年第2次的秋季發表會。此次發表會將以線上預錄的方式播出。

蘋果秋季發表會的邀請函主題命名「Scary Fast」(快得嚇人)。外界預期在這次發表會上,...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於2022年5月4日在火星上記錄到一起重大事件,探測到一次芮氏規模達4.7的強烈地震!科學家起初懷疑這也許是隕石衝擊所致,但後來的研究揭示出此次地震是因火星內部地殼板塊的運動所引發的,震盪了六個小時之久。...

長庚大學醫學院生化科暨生物醫學研究所吳嘉霖教授團隊發現,受到大腦內胰島素的調控所致,果蠅在飢餓狀態時對高溫的感受比飽足時更為敏感。該研究成果已登上國際生物學頂級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生物學》(PLOS Biology),也為某些糖尿病病患比一般人對高溫更加敏感、...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上(9)月底帶回來科學家們所期待的小行星「貝努」(Bennu)樣本。當地時間11日公布了初步的分析結果,在這顆擁有45億年歷史的小行星「貝努」上,採集到的樣本中,發現了豐富的水、碳等元素,這也使得地球生命是源於外太空這樣的理論,提供了更多的證據。

...

臺科大機械系陳品銓特聘教授與化工系葉禮賢教授分別以「整合數位灰階、失焦法及新開發光固化樹脂於立體微影積層製造技術上,用於超高速製造高光學性能之微透鏡陣列」,以及「全紙基環境吸濕產電電池」兩項前瞻科研技術,榮獲2023未來科技獎。

陳品銓指出,由於智慧製造、...

今(2023)年5月Google宣布,全面推行「密碼金鑰」(Passkeys)以提升安全性,取代了傳統的密碼輸入。據官方部落格的最新文章指出,即日起,以密碼金鑰成為個人Google帳號登入的預設選項,不再需要使用密碼就可以登入帳戶,預估登入的速度將比以往快40%。

所謂的「...

陽明交大電子研究所連德軒教授研究團隊,近來與台積電共同成功克服了超薄層半導體中閾值電壓(VT)調變的技術挑戰,在最新的一項突破性研究中,導入了光熱合併的方法,並結合了紫外線照射和氧氣退火技術,引領了積體電路技術的全新發展方向。

近年來,隨著半導體元件微縮,...

臺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臺灣時間9日上午9 時36 分在位於法屬圭亞那的圭亞那太空中心,搭乘法國Arianespace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 6 分半鐘後3節推進器脫離,第4節推進器接續進行姿態控制。10時31分「獵風者」衛星脫離火箭,進入預定的低地球軌道。

「...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於瑞典當地時間4日上午揭曉,共同獲獎的計有;美國化學家巴汶帝(MoungiBawendi)、布魯斯(Louis Brus)以及俄羅斯的物理家埃吉莫夫(Alexei Ekimov)三人,共獲1100萬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3240萬)獎金。

根據諾貝爾官網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