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攜手UCLA 引領創新記憶體科技

工研院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將共同開發下一代的磁性記憶體,期許以工研院的技術基礎結合洛杉磯分校創新概念,將材料元件應用在記憶體晶片內進行運算儲存,樹立創新記憶體新里程碑。

5G、AI人工智慧已是驅動半導體產業成長趨勢,隨著晶片體積愈來愈小,擁有高速度、高效能的磁性記憶體(Magnetic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技術已成為主流。在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畫署(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支持下,工研院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宣布簽署VC-MRAM合作開發計畫,未來將共同開發下一代的磁性記憶體,將材料元件應用在記憶體晶片內進行運算儲存,未來可望減少近百倍能耗,提升逾十倍速度。

工研院投入下世代「自旋霍爾式磁性記憶體」(Spin Orbit Torque MRAM;SOT-MRAM)技術,研發更快、更穩、不失憶的新世代記憶體技術,並於2019年在全球指標性IEEE國際電子元件會議(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 MRAM Poster Session;IEDM Poster)中發表,其技術成果已逐步產業落地,為臺廠進入新世代記憶體鋪下康莊大道。

如今,頂尖學術機構UCLA與工研院合作開發「電壓控制式磁性記憶體」(Voltage Control Magnetic RAM;VC-MRAM)。與「自旋霍爾式磁性記憶體」相比,「電壓控制式磁性記憶體」具有更快寫入速度(縮短50%)、讀寫能耗更低(減少75%)的特性,非常適合AIoT及汽車晶片的應用需求。

工研院電光系統所所長吳志毅指出,由於MRAM擁有與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的寫入、讀取速度,還兼具節能可靠的特色,近年來已成為半導體先進製程、下世代記憶體與運算的新星。【記者  鄭昱庭整理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