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新冠疫情對癌症治療影響“巨大”

世界衛生組織2日表示,新冠疫情對癌症的診斷和治療工作產生“巨大”影響。疫情爆發一年多以來,全球50%的癌症診療服務被迫部分或完全中斷,波及“各收入水準”的國家。

世衛組織癌症控制官員埃爾巴維(André Ilbawi)在2月4日“世界癌症日”前表示,新冠疫情使醫療系統承受巨大壓力,癌症診療服務、相關研究以及臨床試驗的參與人數都大幅減少,“診斷延後非常普遍,治療中斷或中止的情況也顯著增加”,將影響到未來數年內因癌症而去世的總人數。

“證據顯示癌症患者由於免疫系統受到抑制,感染新冠病毒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但目前尚不確定哪一種已問世的新冠疫苗最適合癌症患者接種,尤其是部分身體十分虛弱的患者,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2020年全球罹患癌症的總人數達到1930萬、死亡人數也增加至1000萬。受人口增長等原因影響,預計未來數年內全球癌症負擔仍將進一步加劇,2040年的新增患者數量可能將比2020年高出47%。

世衛組織表示,2020年全球乳腺癌病例激增230萬,占所有癌症病例近12%,首次超越肺癌成為全球最為高發的癌症種類,同時也是女性群體中致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位列第二,第三位則是結腸直腸癌。

2010年全球因癌症而產生的花費預計為1.16萬億美元,癌症帶給社區的經濟負擔十分沉重且正在增加,未來癌症患者增幅最大的地區將是中、低收入國家,其中有許多患者將難以獲得早期診斷以及優質且可負擔的治療。

子宮頸癌是全球女性群體中發病率第四高的癌症,2020年新增病例約60萬零4000例,到2030年預計患者和死亡人數將分別上升至70萬和40萬人。相對貧困國家的患者承受最為嚴重的苦難,2020年全球近90%的子宮頸癌死亡病例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

早期診斷和適當治療可大幅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為此,世衛呼籲擴大人類乳突病毒疫苗的覆蓋率,並採用低成本方式在該病毒感染發展成為惡性腫瘤之前進行篩查和治療,此外還需更新對醫務人員的培訓。

為實現消除子宮頸癌的目標,國際社會在2030年前必須達成三大指標:讓90%的女童在年滿15歲前全面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讓70%的女性在35歲前使用高效檢測方法完成子宮頸癌篩查;讓90%確診罹患該疾病的女性獲得治療。完成上述三項任務將使全球子宮頸癌病例下降70%以上,到2050年可避免450萬人因罹患子宮頸癌而死亡。【新聞來源聯合國新聞中心】